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南明永曆皇帝時受冊封郡王爵位為「延平郡王」。鄭成功是明朝末期的將領,因為有功於朝廷,賜給祂國姓「朱」,因此便有了「國姓爺」之稱。
▲鄭成功雕像(圖/寶島神很大)
西元1661年,鄭成功帶兵從鹿耳門登陸,打敗了荷蘭人,攻下了台灣,並開始積極的建設台灣,以台灣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因為他是漢人在台灣開拓的奠基者,因此又有「開山王」及「開台聖王」的稱號。
鄭成功經營台灣,祂不僅設立官府、清查人口外,還下令屯田,允許官兵圈地成家,甚至招募中國沿海的住民來台開墾。雖然鄭成功入台後不到一年便逝世了,但全台各地都流傳著關於祂的傳說,祂開拓台灣的事蹟及反清復明的忠義都是祂列為神格的重要關鍵。
關於延平郡王的傳說,眾說紛紜,比如祂吃過的魚與螺,被稱為「國姓魚」、「國姓螺」,還有像是南投縣就有國姓鄉。據說,鄭成功的軍隊曾經路經台中的草屯,當時正下著大雨,軍隊便在此處休息,當時從草鞋上抖下的泥土堆積成了「草鞋墩」。還有,台中大甲的鐵砧山上,有一口劍井,傳說是鄭軍行經此地時,因缺水飲用,鄭成功拔劍刺地湧甘泉而成的。
▲台中大甲鐵砧山上的劍井(圖/寶島神很大)
此外,也有說法是,新北鶯歌的鶯歌石是鄭軍行軍該處,碰巧遇到吞雲吐霧的大老鷹作怪,鄭軍扛出大砲對著大老鷹砲轟,老鷹受傷後停在山頭上化為現在的鶯歌石。甚至基隆市的仙洞也流傳著,那裡的山洞會自動流出白米以供鄭軍的糧食,但是因為取米的士兵心生貪念,把山洞的洞口挖大,從此不再有白米流出。
延平郡王過去在清朝初期的台灣受於政治立場而無法公開立祀,直到沈葆楨上書清廷請准予台灣民眾祀奉鄭成功,鄭成功的信仰才成為公開的活動,早期人們多稱延平郡王祠為開台王廟。
▲由外國神擔任門神以紀念鄭成功(圖/寶島神很大)
目前台灣最有名的是台南的延平郡王祠。那是一座紅色且融合日式氣息的建築,門沿上掛著寫著「前無古人」的四的大字,道盡了鄭成功的歷史定位。而有些祭拜鄭成功的廟宇會在門上繪製外國門神,皆是藍眼白皮膚,是為了感謝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因此讓洋人著明朝官服駐守,形成奇特景象。(石如玉報導)
關於延平郡王鄭成功的說法有正面、也有負面,但祂擊退荷蘭人、有制度的屯田,讓台灣的農業逐漸發達起來也是功不可沒。
多元價值的台灣,不會因人而廢言,也不會因言而廢人,鄭成功帶來的傳說,也讓台灣的民俗文化更多了幾分傳奇的色彩。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30三立台灣台29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