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有「女真」後裔!他們的祖先擄走北宋「欽、徽」二帝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西元1125~1127年的「靖康之變」是中國歷史上令人難忘的一章,來自北方的女真族攻陷北宋京師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擄走皇帝宋欽宗和太上皇宋徽宗,結束了北宋王朝。聽到女真,我們第一時間總將其和匈奴、鮮卑、契丹等聯想在一起,這些剽悍的少數民族,千百年來改變了中國歷史。經過時間的洗禮,這些民族至今血脈猶存,後代散居各地。其中,女真族有一部分的後裔輾轉流離到台灣生根、繁衍,我們之中真有那幾個人,身上流著女真的血液。

▲「女真」一名最早見於唐初,漢化程度較深、居南境者為熟女真,漢化程度較淺、居北境者為生女真。(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台灣有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女真的後裔,這不是傳言,而是事實!歷史作家陳啟鵬提到,「生女真」的後代於兩百多年前來台,落腳彰化縣福興地區,發展出冠姓部落「粘厝」,其後代曾回到福建祖地抄錄族譜,再送回台灣。經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證實,他們最初來自中國東北吉林,歷經金國時期的南遷,最後至台灣墾荒。目前在福興鄉粘厝庄的4、5百戶人家當中,有九成姓「粘」。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有許多非粘姓的女真後裔,姓粘的也不見得全是女真後裔。

▲宋徽宗。(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宋欽宗。(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彰化福興鄉粘姓的一世祖,即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完顏宗翰(完顏粘罕),為金國開國功臣,歷侍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三朝皇帝,並助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大敗遼軍;後來大舉攻宋,擄走北宋欽、徽二帝,令其脫去龍袍,廢為庶人。

根據歷史學者粘子瑛的著作《女真後裔在臺灣:粘氏宗族與彰化福興地區的發展》,粘氏的始祖完顏粘罕與金朝始祖完顏阿骨打系出同門,在政爭陰影下由「完顏」改為「粘」姓。粘子瑛指出,第八世的博溫察兒以元朝衣冠入閩,根據族譜記載,已知最早入台者為第十五世的粘昂;到了清乾隆末年,粘氏開台祖以素樸的農民身分渡台,定居在彰化福興地區。

▲彰化縣粘氏宗親祭祖。(圖/翻攝自福興鄉觀光旅遊網站

粘子瑛指出,粘氏宗族以「同姓同籍」聚居方式,在福興地區逐步創造出農漁皆宜的環境。開墾初期篳路藍縷,日治時期始見上升流動;光復後,愈來愈多人得以接受現代教育,在各行各業發展、脫穎而出。隨著粘氏宗祠的建立,福興鄉不但成為族人安身立命的大本營,且在族人跨越縣市向外遷移後,成為精神認同的原鄉。

▲彰化縣粘氏宗祠。(圖/翻攝自福興鄉觀光旅遊網站

「桓忠」是完顏宗翰的諡封,因此粘厝庄的粘氏宗祠取名「桓忠堂」,供奉完顏宗翰的塑像。宗祠有春、秋二祭,宗親會在農曆年春節,分別在文武宮、粘氏宗祠舉行祭祖典禮,常有來自全台的粘姓宗親前來祭拜,表達飲水思源的孝思,同時聯繫宗族情感。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