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輕鬆作假就賺到400萬?據新北市在地房仲指出,近日有客戶採用「假買假賣」手法,讓原本估價1400萬的房子,轉手給熟人變成1800萬,打算以1800萬賣給第三個真正的買家套利,賺取400萬價差。景文科技大學財經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指出,這樣的作法其實就會涉及偽造文書與詐欺。
▲專家提醒,家中若有不擅使用網路,又採取現金流的長輩,就很容易受騙。(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該房仲表示,這樣的「假買假賣」乍聽之下很好抓,或者會被課到重稅,但其實第一手是在「房地合一稅」上路前就已購入,所以賣給熟人時並沒有課稅,倘若之後再以1400~1800萬之間的價格轉手成功,帳面上就等於沒賺,「房地合一」也扣不到稅。
章定煊透露,這樣的做法就是「灌水作價」,在土地交易上早就是「公開的秘密」,建設公司大股東先低價買進土地,再高價賣回給公司,不僅墊高了地價,房價也同時做高,創造房子的未來價格。
對於民間投資客而言,就會採用類似的手法,第一種是根本沒有買賣,只是一張合約就去做實價登錄,如果抓到,就是偽造文書,不僅會被罰錢,還會被判刑。
第二種就是像房仲舉的案例,真的買賣轉手再做實登,成功賣給第三方後,再將400萬扣完稅金後的價差拆帳分利。章定煊說,手法看似比第一種高明,但實際上就是「操作行情」,可以透過銀行金流來判斷,倘若被查到,就是涉及詐欺。
章定煊表示,購屋者想要避免這樣的情況主要有兩種方式,一、調閱周遭行情比對;二、採用學界免費估價系統,例如前北市副市長張金鶚開發的「House+好時價」,或者屏東大學開發的「Good價網」進行估價。
買房時,不可只看該物件的單筆價格,還要參考附近行情,倘若價差很大,就要去思考,該物件是否有這麼大的特殊性,這也是實價登錄門牌沒有揭露所產生的漏洞。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該名房仲舉出的作價案例,在過去確實有耳聞,但近年越來越少聽到,主要是因為資訊越來越透明,投資客作假難度也不斷提升,除非是不懂使用網路的族群。
陳傑鳴說,若有人受騙,通常都是一次付現最容易發生,因為倘若採用房貸,銀行估價時,就會出現真正行情,交易就會破局,所以這樣的投資客,通常都是鎖定現金流的購屋客。
所以提醒民眾,假設家中若有不擅使用網路的年邁父母,或長輩要購屋,而且又打算用現金流付清,年輕族群一定要主動提供協助,避免成為不肖投資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