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宇韶
兩岸政策協會近日公布了國政與總統大選的例行民調,從幾個指標數據大抵可以說明韓國瑜陣營陷入的困境;直白地說,這些問題其實都是韓國瑜自己造成。
民調數據顯示,在韓國瑜強張力的衝突策略下,卻持續擴大彼此的差距,雖然有高達八成的民眾願意投票,但是在八成六的高表態下韓國瑜卻已經落後高達接近兩成的幅度,特別是藍綠選民都已經有各自歸隊的結果下,更讓國民黨總統的選情倍感悲觀。然而這樣的結果,卻與近日來韓陣營似乎主導了議題的節奏、媒體的討論度以及網路的聲量的氣勢背道而馳,何以去年橫掃千軍、盛況空前的韓流失去了社會動能?
深入觀察,韓國瑜在請假之後隨即開啟性質猶如「全台巡迴演唱會」的下鄉行程。希望透過各類議題操作的擴散,帶動媒體的報導與討論度,進而再度創造反民進黨民意的匯集,為其創造民調逆轉的條件。中性來看,這其實是杜魯門在1948年最後衝刺翻盤的山寨版,也可說是韓國瑜去年高雄選戰模式的升級款。
▲作者分析,韓陣營依然靠著情緒動員和道德勒索打選戰(圖/翻攝自新聞台)
平心而論,如果韓國瑜實事求是列舉民進黨執政的下的政策問題,同時提出合理的政策論述與替代方案,在國政顧問團的輔助、個人獨特的群眾魅力以及廣大韓粉的動員下,仍有一搏的空間與機會。
然而韓國瑜卻只想打一場情緒動員的選戰,這意味透過仇恨與恐懼的總和製造藍綠對立的社會氛圍,再度讓自己成為高舉反民進黨的舵手與導師。為了達成這樣的策略目標,韓陣營選擇的卻是廉價情緒動員與道德勒索,試圖經由各類趨近於羞辱或人身攻擊的粗鄙言行、前後矛盾荒誕不經的政策類比、以及不負責任的假消息勾起韓粉的負面情緒。這可從韓國瑜與李佳芬一系列「武大郎、潘金蓮」、「肛交、性高潮」、「有多少屁股毛」、「登陸月球、航空母艦」的脫序言論得到解釋。
這樣的策略其實存在「兩面刃」的高風險,雖然強化且鞏固了韓國瑜的基本盤,但同時也凝聚了綠營選民的危機意識與恐懼感,這也就是高表態率、投票率的緣由。影響最為顯著的,就是這種選戰策略也是讓藍營選民面臨選擇,亦即在討厭韓國瑜與蔡英文之間進行理性判斷,持續擴大的差距可視為潛在藍營中間選民投票行為的逆反。
除了激進的選戰策略迫使選民進行表態外,韓國瑜炒房爭議其實重創了自身炮製出來「庶民神話」形象。韓陣營顯然低估了輿論批判的反作用力,當初韓國瑜善於操作藍營群眾在民進黨執政下的「相對剝奪感」情緒,然而去年這股社會動能燒到韓國瑜自家後門時,必然出現加倍奉還的吞噬力量。畢竟「自我否定、階級鬥爭」的奪權模式是韓國瑜一路以來的選戰套路,一旦群眾看破其「庶民」的假面具時,對於欺騙者的「相對剝奪感」只為猶如燎原之火。
▲ 作者認為,韓國瑜權貴身分被揭穿,將出現反噬的力量(圖/翻攝自新聞台)
毛澤東彼時在廬山會議後必須要惡整彭德懷,因為在其「萬言書」中他直接以「小資產階級狂熱」批判毛主席在大躍進的瘋狂行徑,毛澤東若不先發制人、正面反擊的話,必然因其「階級正確」問題陷入被鬥爭的下場。韓國瑜之所以要大談國家機器迫害、或是反指媒體韓黑產業鏈盛行,就是因為他清楚在鬥爭中保護自己「階級屬性」的政治意義,一旦權貴身份及其意識直接被揭穿或暴露,韓國瑜必然陷入萬劫不復的處境。這也是韓國瑜當下逐步拉高群眾對立以及祭出各種色腥羶言行的初衷,因為這既是選戰策略更是他的政治保護色。
問題在於,台灣雖然經歷去年一場民粹旋風下的集體社會狂熱現象,但是許多人已經產生民主理性的抗體,面對政客捲土重來的伎倆足以自我免疫且看破手腳。如果讀過東亞所的韓國瑜不健忘,應該記得馬克思這句話:歷史往往出現兩次,第一次悲劇,第二次則是鬧劇。
《作者簡介》張宇韶,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