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二大一廣場/教改崩壞?五點建言實質幫助學生!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蔡宜芳

過去幾十年來的教育改革,哪怕當時的起心動念是良善的出發,至今也恐怕因為市場發展迅速、社會變遷更迭、政客短視近利、財團牟利營私、既得利益者把持不放,造成現在教育環境全面崩壞,家長和學生人心惶惶的最糟狀況已經發生。

李佳芬批國小性教育!國小師控:傷師也傷童

▲筆者提出五個面向改善教育的方針(圖/資料照片)

維護社會穩定發展與公平正義,醫療與教育是最不該資本主義化的,筆者提出幾個面向的改善方針,說不定可以成為施政的依據。

一、基層教育增聘博士人才。

目前超過兩萬名國內外學歷的博士,僅能靠多校低薪兼課方式,將所學貢獻於教育機構,更有超過六萬名的流浪教師找不到教職。教育部其實可以足額補貼各地方政府預算,延聘各種專業之博士師資進入到國中小與高中職內參與教學,藉以提升國教課程的水平與多樣性;另外在成人與長青社會教育層次,延攬具有教師或講師、副教授資格的流浪教師學人開設課程與引領社團、活動,亦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更提高市民的生活豐富與人文科技素養…

二、發展專業學院。

參照德國與法國的教育體制,由各中央部會主管設置相對應的國家高等研究學院,例如:科技部輔導設置國家高等科學院、經濟部設置工程技術學院、文化部設置人文社會科學院…等等,透過政策配套與預算經費引導高教專業化、特色化、優質化;科大與職校的主管機關也應改由勞動部主管,結合市場需求,配套健全技術檢定與證照制度,提高畢業生就業市場競爭力。

三、促進教師流動。

國民教育的主事單位是地方政府,國中小高中職教師的聘僱主體是地方政府而非個別學校。教師應該區域內不同學校之間定期六年輪調一次,不該終身任教一校,好讓僵化的全校教師組合配置,在不增加新員額的前提下靈活起來;同時也避免萬年教師會於教評與甄選時,發生護短近親的弊端。而大專院校也應該廢止或減少終身聘僱的比例,增加正副教授的強制跨院校流動機制,促進人才流動、科際創新的可能。

狂!對岸用「這奧步」挖角台灣教授中國,教授,博士

▲筆者建議可整併交通方便與資源豐富的都會區學校,作為科技青創聚落基地。(圖/翻攝自國立台灣大學臉書)

四、活化都會校區。

積極整併交通方便與資源豐富的都會區學校,併校閒置後的校園空間,更可作為科技青創聚落基地、國際文化交流村、藝術表演文化產業園區等等之再利用。不良教師的淘汰機制應該法制化,並且引入外部客觀評估判定機制,避免護短;私校法人應該帳務透明公開,建立法定機制將劣質學店充公或解散。

五、開放外籍學生比例。

假借政府南向政策名義,近來多所劣質學校招募甚至不熟習中英文的東南亞學生,來台灣假留學真打工,剝削勞動更有人口販賣之嫌,實為國恥。政府應將招募外籍學生主力,放置在公立大學與技職學校,並強化英語國際課程之開設,公立高中職亦可增加港澳僑生名額,補充少子化後生員名額不足,並可透過不同文化背景學生之多元交流,拓展國際視野與心胸涵養。

總結來說,教育政策既要穩重紮實,又要流動靈活;既要傳承價值,又必須與時俱進…這麼全方位的龐大改革工程,絕對不應該流於政治意識形態鬥爭的場域,或是變成商人逐利,政客爭名,從而本末倒置,只會讓學子們寶貴青春變惡夢一場。

《作者簡介》蔡宜芳,高師大光電碩士,清大材料博士班。曾任網路創業計畫行銷長,TED公關長。代表台灣民眾黨投入2020台北市第七選區立委選舉。

 

#評論/三立大論壇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