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絲綢博物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今天在仰韶時代絲綢發現記者會上表示,黃河流域的鄭州市滎陽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絲織物,經研究證實,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絲織品。
▲中國絲綢博物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3日表示,滎陽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絲織物,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絲織品。圖為考古人員從甕棺中提取碳化絲織品。(圖/中央社/中新社)
中新社報導,中國絲綢博物館科研團隊透過酶聯免疫檢測技術,在滎陽汪溝遺址的4個翁棺中發現絲織品殘存,這與1980年代滎陽青台遺址出土的織物屬於同類、同時期絲織物。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發現對探究中國絲綢的源頭提供了重要方向。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稱,科研團隊在2017年、2019年兩次對滎陽汪溝遺址甕棺內提取的碳化織物的纖維材質和組織結構進行鑒定。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表示,檢測結果可以確認這些絞經織物是絲織品的殘存。這與1980年代青台遺址出土的織物屬於同類絲織物,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絲織品。
趙豐說,在鞏義雙槐樹遺址,還發現仰韶文化時期的骨雕蠶,非常重要的是這個骨雕蠶呈現家蠶造型,並且是呈現吐絲的蠶形。滎陽汪溝、青台遺址發現的絲綢,確切證明中國古代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已經開始家蠶製絲。
他認為,這些考古發現可以證明,地處黃河流域的鄭州是中國絲綢的重要源頭之一。
▲中國絲綢博物館科研團隊透過酶聯免疫檢測技術,在滎陽汪溝遺址的4個翁棺中發現絲織品殘存。圖為滎陽汪溝遺址出土的碳化絲織品及放大後顯示出的紋路。(圖/中央社/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