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金沙鎮沙美教會已有123年歷史,國立金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逸仁表示,教會禮拜堂雖曾翻修,但外觀維持原貌,仍具有「歷史建築」價值,但建議抽換已遭到風化的紅磚。
▲國立金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逸仁(前右2)5日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金門沙美教會主講「沙美教堂古建築的維護與保存」,與學生及教會會友合影。(圖/中央社)
沙美教會慶祝宣教123週年,繼去年底舉辦感恩禮拜,以及「愛的旅程畫展」年初登場後,再邀請致力維護台灣和金門文化資產的學者曾逸仁,主講「沙美教堂古建築的維護與保存」,和教會會友與民眾分享包括沙美教會禮拜堂在內的金門和台灣文化資產維護現況。
1896年,英國倫敦會在西園和沙美同時興建禮拜堂。曾逸仁表示,1937年後,教會聚會處遭日軍侵占並拆除,作為馬廄;現在的沙美教會禮拜堂是在1947年興建完工;1950年,教堂空間作為金門私立金東初中校舍;1955年禮拜堂被國軍占用,1958年八二三砲戰時,傳道人宿舍遭到砲火擊毀,直到1960年代才逐漸恢復。
曾逸仁說,沙美教會禮拜堂和位在禮拜堂後方的牧師樓呈現本地宗教信仰內涵,極富保存意義,因而在2003年指定為歷史建築;不過,當年3月31日登錄為歷建後,牧師樓卻在4月間重建,2004年2月完工。
曾逸仁說,禮拜堂隨後也在2004年12月整建,屋頂改為RC構造,雖然內部結構大幅改變,但外觀維持原貌,仍符合歷史建築條件;不過,因牧師館重建已不符合歷建要求,應申請重新登錄,將歷史建築限縮在禮拜堂範圍。
另外,即便教堂外觀保留,但紅磚因風化已有破損脫落狀況,曾逸仁建議教會可以向有關單位申請抽換風化的紅磚;但由於紅磚保有當初燒製時的紋路,極具特色,曾逸仁希望在補強時能夠盡量找到舊有的紅磚。他同時期盼能把鋁窗換回來的木製,讓這座超過百年的教堂更名副其實。
至於沙美教會所在金沙鎮的金沙戲院存留或改建,地方人士討論多時,曾逸仁表示,一個地區的觀光在於是否有特色,絕非蓋一棟的新大樓就能夠吸引觀光客,但是縣府考量到當地民眾對活絡當地經濟的期待,可望朝「新舊共生」方向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