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體溫老是低於36℃?小心免疫力悄悄下降!6招擺脫低體溫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全國防範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民眾最近進出公眾場合頻繁接受體溫量測,深怕自己體溫過高被攔下。不過您知道嗎?體溫太高有受病毒、細菌侵害之虞,體溫過低也不行,代表免疫力可能悄悄罷工。

▲36.5℃可說是分水嶺,低於這個溫度,人體可能就會出現不適。(圖/Pixabay)

一般人不太會留意自己的體溫,除非發燒生病才會量體溫。根據啟新診所的衛教資訊,其實體溫也是觀察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你的經常體溫不到36℃,必須提高警覺,因為「免疫力」可能正在逐漸下降,若置之不理,可成為諸多疾病的禍因。

人類的平均體溫為36.5~37.2℃(腋溫),36.5℃可說是分水嶺,低於這個溫度,身體就會出現不適。日本專家研究發現,近50年來人類的體溫有「低溫化」趨勢,普遍降至36.5℃以下,導致更多人的免疫系統出問題。這可能與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有關,人類在暖熱環境之下,會本能性地轉變為副交感神經活絡,促進身體散熱,防止體溫上升。但現代人時常在吹冷氣,一年四季都在吃冰喝冷飲,加上多食少動、緊張壓力,造成現代人普遍的「低體溫」。

啟新診所的資訊顯示,當人體的免疫細胞正常運作,體溫通常會超過36.5℃,低體溫(不到36℃)的人表示免疫力差。每當體溫下降1℃,白血球所提供的免疫力便會減少37%;體溫上升1℃,免疫力可增強5~6倍。有低體溫的人不但免疫力差,代謝功能、自律神經也容易出問題,同時易有疲憊、頭痛、暈眩、頸肩背痠痛、感冒、身體浮腫、肌膚變差、女性經痛等困擾,甚至糖尿病、肥胖症、女性不孕、皮膚炎、神經痛、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等疾病也容易找上門。

想要改善低體溫,啟新診所建議嘗試:一、每天固定時間量體溫,最好在安靜狀態下量測較準確。二、透過泡澡、泡腳適當提高體溫,體溫一提高,免疫力會跟著上升。三、多做運動,讓體內產生熱能。四、喝薑茶等能提高體溫的熱性食物。五、少吃辣,雖然吃辣可讓身體瞬間溫熱,但之後體溫就會下降。六、想辦法紓解壓力,長期緊張壓力會使自律神經失調,恐造成低體溫。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勞動部案遭炎上 許銘春再度上火線澄清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