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近日舉行期間,美軍在東海、南海一帶動作頻仍。戰略學者指出,西太平洋勢必成為美國戰略重心,台灣若善用此一戰略機遇期,不僅可有效自我防衛,也能開創更多外交空間。
▲中國「兩會」舉行期間,美軍在東海、南海一帶動作頻仍,美太平洋艦隊在臉書粉專公佈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紐奧良號(前)與勃克級導向飛彈驅逐艦裴拉塔號在東海執行任務的照片。(圖/翻攝自美軍太平洋艦隊臉書facebook.com)
中國「兩會」(政協、人大)分別於21和22日登場,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並在28日下午的閉幕式表決通過「港版國安法」立法授權,人大常委會最快6月底著手立法。反映在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的北京對香港「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現有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50年不變」承諾,再遭嚴重侵蝕。
根據專門追蹤飛機動態的推特帳號「飛機守望」(Aircraft Spots)的公開資料,美國空軍2架B-1B超音速轟炸機27日在東海和日本海執行戰備巡弋,期間並繞行日本、與日本航空自衛隊共同操演;26日則另有2架B-1B超音速轟炸機在南海巡弋。
美國海軍方面,勃克級(Arleigh Burke)導向飛彈驅逐艦馬斯廷號(USS Mustin , DDG 89)28日穿越南海,駛入西沙群島(Paracel Islands)海域,「行使自由航行權利」、以「維護印太區域安全穩定」;24日有勃克級驅逐艦「裴拉塔號」(USS Rafael Peralta, DDG 115)在東海執行任務;美國和新加坡海軍24至25日在南海舉行聯合操演。美軍太平洋艦隊及第7艦隊陸續在臉書公開相關照片。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指出,香港局勢的演變充分反映北京與華府已進入意識型態對決,這是1990年代東歐共產政權倒台、美蘇冷戰結束約30年來,全球再次出現明顯的兩大陣營對峙態勢。
蘇紫雲受訪時說,中方近年大幅擴張軍事力量,包括增加核彈頭及核投擲載具,相對地,西太平洋地區將成為美軍戰略重心,第7艦隊可能擴編,由美國本土第3艦隊支援,構成常態性雙航艦兵力,以增強菲律賓海防禦,對抗中共新型核子動力戰略潛艦、及其新形態部署。
空軍也將由 B-1B超音速轟炸機擔任主要打擊角色,並機動配置於美國本土、關島、印度洋的狄耶戈加西亞(Diego Garcia)空軍基地等,以高速發動多邊攻擊。
地面部隊方面,近期成軍、可機動部署於小型島嶼並執行反艦任務的陸戰隊濱海戰鬥團(Marine Littoral Regiment)最受矚目,其反艦飛彈可壓制中共水面艦隊。
蘇紫雲進一步分析,B-1B具高速突防能力,搭配射程1000公里、具半匿蹤能力的AGM-158聯合空對地遙攻飛彈,長遠射程使B1-B可自由選擇發射位置,享有更大的戰場主動權,或者混合搭載AGM-158衍生型匿蹤「遠程反艦飛彈」(LRASM),遠距摧毀敵軍航艦群或登陸艦艇,發動突襲,並經由日本海、南海一帶壓制共軍東部、中部、北部及南部戰區,甚至北京「首都防空圈」也在快速打擊範圍內。
B-1B超音速轟炸機近日繞行日本的主要原因,即為展示美軍可由日本海穿越北韓、黃海、天津,直接打擊北京。
蘇紫雲認為,美軍近期在西太平洋的各項活動,包括偵察機頻繁標定流動目標、轟炸機維持戰備巡航等,均接近實戰標準。
在美中進入價值觀對決的局勢下,這是繼2001年前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後,台灣所面對的第二次「戰略機遇期」,若能善用地緣戰略位置、合理增加國防投資並取得足夠防衛實力,不僅可有效自我防衛,也可開創更多外交空間。
蘇紫雲舉例,共軍其中一個射程可達美國西部的飛彈發射場就位於菲律賓海,菲律賓海位於台灣東部,距美國西岸約9000公里,而共軍核子動力戰略潛艦進入菲律賓海必須借道宮古海峽或巴士海峽,台灣如果加強巴士海峽防禦,即可增加對外談判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