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甲媽祖遶境起轎! 物理治療師:「四要點」預防足病傷害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編輯部整理/健康醫療網

大甲鎮瀾宮6月11日開始展開9天8夜的媽祖遶境活動,徒步300多公里的路程,高溫酷暑以及午後雷陣雨成了信眾的另一項考驗。體態平衡中心物理治療師鄭融表示,長時間走路遶境,對腳底的負擔很大,尤其在悶熱氣候下,民眾容易選擇包覆性差的鞋子,而造成足部穩定性不足,如果在遶境過程中開始膝蓋痛、腳痛,就要注意可能是平常影響不大的「步態」問題有關。

大甲媽祖起轎 走太久小心足傷害

參加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因長時間行走,而且速度比較快,如果天生足部或步態有問題,行走時會有放大效應,造成腰、膝、踝、足的傷害,尤其是膝關節以下,出現足底筋膜炎、大拇指疼痛、腳掌痛、小腿腫脹、膝蓋痛等。

鄭融表示,步態不穩時,小腿緊酸脹腫與跟腱疼痛會是最先出現的症狀,通常出現於連續行走兩小時以上,這時可沿小腿骨內側輕輕按摩舒緩緊繃的肌肉,更有效率的方式可採坐姿,單腳擱在另一隻腿上,一手握拳由下而上扣捶甩動,以此放鬆小腿肌群。倘若民眾在長時間行走後突然腳底變得很痛,建議可透過足底筋膜和腳跟腱延展的運動,有助拉鬆足底筋膜和附近軟組織,舒緩急性發炎的情況。

▲步態不穩時長時間行走,小腿緊酸脹腫與跟腱疼痛會是最先出現的症狀,要盡快放鬆治療,可以透過抬腿、按摩來放鬆肌肉。

健行選鞋首重四要點 避免長時間行走引發疼痛

鄭融強調:「步態正確是第一要件,步態不穩定,會影響肌肉發力方式,帶給身體額外壓力,活動一下就足底、膝蓋疼痛而無法持續,甚至誘發足底筋膜炎,建議應慎選合適的鞋具。」他指出,基本上一雙鞋子適不適合長時間健行,可以觀察鞋子的護跟、鞋底、鞋身、鞋墊這四個地方,就能改善步態、預防傷害。

1. 護跟:用虎口握住鞋後跟,護跟夠硬才能在腳跟落地時減少晃動。

2. 鞋底:鞋底剛性要夠強,折起來非常有彈性或是折不太動,加上鞋頭前翹設計,保護走路過程中折動腳板的行為,往前推進也更輕鬆省力。

3. 鞋身:若舊鞋內側明顯凸出,代表走路時腳會往內倒壓垮鞋身,鞋身內外側的強度要夠,就像多了一堵牆幫忙擋住。

4. 鞋墊:鞋墊應具備吸震、支撐的三項要件,但一般鞋墊多半是為日常行走站立打造,運動時穿著反而可能導致扭傷等運動傷害,建議可使用客製化鞋墊來改善,如透過動態足壓量測等個人化的步態檢測,根據量測結果客製化最適合自身步態的鞋墊,達到穩定步態的效果。

遠離炎夏足病 鞋具應兼顧吸濕排汗與透氣性

此外,台灣夏季高溫多雨、悶熱潮濕,流汗潮濕的鞋襪就成了黴菌滋生的溫床。長時間下來也容易罹患足癬(香港腳)、甲癬(灰指甲)等皮膚黴菌感染疾病。研究指出,足部黴菌感染不只影響健康,甚至可能破壞腳底的平衡感,導致走路容易跌倒、摔傷。

鄭融指出,遶境過程中估計每天行走至少12小時,加上穿著吸汗及透氣不佳的鞋、襪,以及錯誤的穿鞋習慣,容易造成足部感染,或許環境氣候無法改變,但可透過選擇具備吸濕抑菌透氣機能的鞋具,保持雙腳乾爽來改善「鞋內氣候」。

鄭融舉例,例如有些氣墊鞋,結合足部健康及舒適、穩定的要件,有專利的奈米抗菌皮革,可抑菌除臭。且獨特的氣囊設計,應用在鞋墊構造技術上,透過足部根部的氣囊以及貫穿鞋墊中間的氣管,配合步行時的踩踏,將氣體導引到鞋墊前方的4個氣孔排出,運用氣體3D循環的效果改善穿鞋悶熱的困擾,同時強化局部緩震效果。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ealthnews.com.tw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2024世界棒球12強賽】12強第2戰對多明尼加 台灣隊全力搶2連勝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