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志鵬/臺北報導
全球每10個人就有6個死於慢性發炎相關疾病,我們正處於發炎世代,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黃智群醫師在《發炎世代》一書中指出,發炎不只是印象中的紅.腫.熱.痛而已,肥胖、憂鬱、失智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可能就是身體發炎導致。提到6大經常被誤會的發炎症狀。如果不注意、不改、不醫治的話,等於慢性自殺。
▲黃智群醫師提醒,發炎延伸出來的後果很嚴重。(圖/翻攝自pixabay)
後疫情時代的第一要事 就是跟「發炎」分手吧!
黃智群醫師在《發炎世代》書中表示,當你疲倦、肥胖又面對看不見的PM2.5空氣污染,小心你的身體正在發炎。
1.當你疲倦時、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其實你不是不努力,而是大腦發炎了。
2.當你肥胖時,容易引發憂鬱,憂鬱又會讓人更加肥胖,要終止惡性循環,首先要解決慢性發炎的問題。
3.面對空氣污染,PM2.5除了影響呼吸系統,更容易造成大腦發炎,危害嬰幼兒的神經發展。
▲黃智群醫師提醒,發炎延伸出來的後果很嚴重。(圖/翻攝自pixabay)
全球每10個人就有6個死於慢性發炎相關疾病
我們正處於發炎世代,全球每10個人就有6個死於慢性發炎相關疾病,黃智群醫師解釋,什麼是發炎,所有身心失調的問題,都可能成為造成發炎的原因,例如壓力、作息不正常、失眠、肥胖……,連空氣中的懸浮粒子,都可能造成我們體內的環境失衡。
▲黃智群醫師提醒,發炎延伸出來的後果很嚴重。(圖/翻攝自pixabay)
6大慢性發炎要知道 不改善不醫治等於慢性自殺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暨長期照護部主治醫師黃智群表示,列出6大慢性發炎的常見的症狀、徵兆。
1.疲倦:
無止盡的疲憊,找不到可以恢復精力的方法,感覺全身被沉重枷鎖給綑綁住,施展不開。疲憊可以分成兩種:
A:心理上的疲憊,心理疲憊與大腦前額葉的功能有關,覺得提不起勁、無精打采。
B:身體上的疲憊,覺得肌肉無力與動作緩慢,這樣的疲憊則與腦部紋狀體有關。
2.心情莫名低落、焦慮、不耐煩
經常為一些自己也覺得無關緊要瑣事擔憂,也常會為生活的小摩擦而對周遭親友發脾氣。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甚至對未來沒什麼期待,並過度猜想可能發生可怕的事。
3.消化道症狀
「我到底怎麼了?做過胃鏡、鼻咽鏡,看過很多醫師,但都查不出為什麼喉嚨會有卡住的感覺?」
黃醫師指出,例如喉嚨梗塞感、便秘、拉肚子或胃食道逆流等症狀。腹瀉、或絞痛等類似腸躁症的症狀也與身體發炎有關,尤其是對壓力及作息特別敏感的人,比如有人上台前就會拉肚子,或者輪班時常會便秘,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黃智群醫師提醒,發炎延伸出來的後果很嚴重。(圖/翻攝自pixabay)
4.皮膚與呼吸道症狀
如果要阻絕外來物入侵,那時時刻刻都與環境有頻繁接觸的「皮膚」與「呼吸道」就是第一線邊防重鎭了。因此,人體在這兩個部位上佈滿免疫大軍。但若「體內環境失衡」,導致免疫系統對自身或外界有過於強烈的反應時,如鼻炎、氣喘、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與「呼吸道」的發炎便接踵而至。
5.無法被解釋的疼痛
莫名的頭痛、肩頸痛、膏肓痛、四肢痠痛,或胸、腹、臀部的疼痛,看遍骨科、復健科、腸胃科、或心臟科等,都找不出病因。
6.經常感冒
「醫師,我又感冒了。好像每次來看診,都是在流鼻涕和喉嚨痛。我明明就是看身心科,不是看耳鼻喉科啊……」經常有個案這麼苦笑著說。
黃醫師指出,其實,慢性發炎並不是持續性的免疫反應增強,相反的,因為來自各路的「免疫細胞」、「細胞激素」跟「荷爾蒙」的複雜互動,有時甚至會出現免疫抑制的效應,因此「慢性發炎」是一種「免疫失調」的結果,身心就會出狀況。
▲黃智群醫師提醒,發炎延伸出來的後果很嚴重。(圖/翻攝自pixabay)
黃醫師強調,器官生病,問題或許出在心智有狀況,千萬不要忌諱不看醫生,很有可能是因為你的大腦發炎了。因此後疫情時代的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要跟「發炎」分手!從此讓心靈、免疫、疾病,達成和諧、得到療癒。
▲黃智群醫師提醒,發炎延伸出來的後果很嚴重。(圖/遠足文化提供)
本文摘自遠足文化出版之《發炎世代》
▲黃智群醫師提醒,發炎延伸出來的後果很嚴重。(圖/遠足文化提供)
黃智群
學歷:成功大學醫學系
獲獎:臺灣醫學發展基金會論文獎優等
成大醫學系暑期研究基礎醫學暨臨床應用研究組第一名
經歷: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暨長期照護部主治醫師
成大醫院精神部總醫師
簡介:黃醫師自求學時期到臨床實踐,長期關注發炎、身心疾患及相關公衛議題,並積極推廣衛教,鼓勵民眾從生活型態作出改變。黃醫師進修與研究不輟,於知名醫學期刊登載學術論文數篇。
共同作者:張芸瑄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健康照護研究所臨床心理學博士
經歷:亞洲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精神學科兼任助理教授
臺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監事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癮防治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研部顧問
簡介:張教授為臨床心理學家,長年投入認知心理學、成癮科學、以及親子議題研究,並積極推廣相關防治活動。張教授為傑出學者,已於知名醫學及心理學期刊登載學術論文數十篇,並多次於海內外學術會議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