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駿琪、周冠宇/新北報導
公車車門下的縫隙,上面特別加裝一排塑膠刷,這是「下門刷」,除了能排水、防雨潑,也能防灰塵。甚至在車內人多擁擠時,避免乘客腳被夾傷。來看看公車上,還有哪些便利乘客和駕駛的「特殊裝置」。
▲公車的下門刷能夠「防塵、排水、防夾腳」。
上車入座,大部分人根本不會留意有哪些特殊裝置。兩扇門最底下,這一排黑色塑膠刷可不是裝飾品,這時最需要它。
乘客腿抬高高,公車積水成了水上樂園,這時公車門的「下門刷」發揮作用,一般低底盤公車分成日規4到4.5公分,和中規6到7公分,雖然高度不同,但都能排水、防雨水,還能防灰塵髒汙,最重要的是人多時擠到門邊,乘客腳不會被夾傷。
公車洩壓,車身瞬間下降,往右邊傾斜,這幾年逐漸推行的便民裝置,除了讓身障、輪椅使用者方便搭乘,老年人也能輕易上車。
客運司機:「打左右方向都有不同的(畫面),我現在打左邊來講的話,因為防止一些死角有時候看不到,可以看監視器。」
公車的監控設備,還能當司機的另一雙眼,隨著向左向右打燈,畫面隨時切換更安全。
欣欣客運中興站站長黃漢城:「我們持續不斷做精進作改良和設施的補強,目的就是要使乘客多了安全的(空間)。」
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公車在路上趴趴走,但要讓乘客坐得安心又方便,公車也越來越進化。(黃資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