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刮痧有撇步!注意力道、時間 中醫曝:「這裡」千萬不能刮

生活中心/實習編輯蔡欣妤報導

「刮痧」是坊間常見的保健方式,藉由刺激體表經絡和經絡傳導作用,暢通阻塞氣血,讓不適症狀減輕或消失,但簡便易行的刮痧療法可不能隨便進行,民眾在刮痧前需先進行評估;刮痧時要避免特定部位與過度刺激;刮痧後更要注意身體反應與器具清潔。

▲民眾在刮痧前需先進行評估。(圖/安南醫院提供)

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唐偉誠表示,刮痧時必須用力均勻、節奏規律,每部位刮痧以不超過十分鐘為宜,或是以局部發紅或稍微出痧為度,刮痧治療的力道與時間也要依不同病人族群做調整,並隨時觀察病人反應,像小孩子、久病體虛、體弱老人、嚴重心臟及腦血管疾病患者,就要避免因過度刺激而造成症狀加劇或誘發其他併發症發生。若病人在刮痧前出現過於飢餓、飽脹感、疲勞、緊張或酒醉等情況,則暫時不宜進行刮痧。

▲每部位刮痧以不超過十分鐘為宜,刮痧力道與時間也要依不同病人族群做調整。(圖/資料照)

另外,唐醫師說,刮痧後應先洗淨刮痧器具,病人可平臥休息片刻並注意保暖,休息環境須保持空氣流通,避免沖涼、直接迎風或立即勞動,休息期間可飲用適量溫開水以促進體內新陳代謝。若刮痧後一至二天內出現刮痧部位疼痛屬正常反應,但要等約三至五天刮痧痧點消失後,才可再度刮痧,民眾也可根據病情需要,求診中醫師來配合中藥或針灸治療。唐偉誠醫師也特別提醒,人體孔洞或脆弱部位千萬禁止刮痧,比如:眼睛、鼻孔、口唇、舌體、耳道口、乳頭、肚臍等處。若民眾出現下列症狀也應禁止在患處刮痧:

  1. 老年人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等因素導致皮膚較薄或是罹患傳染性皮膚病皮膚出現癤腫或有潰瘍、瘡瘍、燙傷傷口。
  2. 皮膚平常容易出現瘀青或出血後不易止血,或已確診罹患糖尿病與血液疾病如嚴重貧血、白血病、血小板低下,或是有出現全身浮腫、不明原因出現腫塊、急性扭傷或骨折。
  3. 婦女行經或妊娠時的腹部與腰骶部。

▲皮膚出現癤腫或有潰瘍,應禁止在患處刮痧。(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最後,唐偉誠醫師再次強調,如有出現急性胸腹部症狀、急性高燒不退或懷疑罹患各種急慢性傳染病時,建議儘速就醫治療。雖然坊間流行的刮痧療法簡便易行,確能舒緩身體不適,但必須注意上述刮痧前、中、後觀察重點,才能有效自我保健又不致延誤就醫時機,永保安康。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