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眼睛紅腫要小心,不要以為是結膜炎而輕忽。40多歲的黃先生右眼泛紅,以為是感染結膜炎,眼藥水點了好幾個星期卻都不見成效。到阮綜合醫院就醫後,檢查發現他的右眼窩裡長了顆直徑約3公分腫瘤,因為腫瘤擠壓,造成右眼外凸,血液循環也變差,而出現紅眼症狀。
▲張丞賢醫師說,眼癌成因不明,可能是從其他部位轉移而來的癌症,也有可能是原發性眼癌(圖/翻攝自Pixabay)
為了防止癌細胞擴散,阮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張丞賢除為他摘除右眼球,並進行40多次放療與化療,終於穩住病況,但日後仍需定期回診追蹤。
張丞賢醫師說,眼癌成因不明,可能是從其他部位轉移而來的癌症,也有可能是原發性眼癌,包括表皮細胞癌、黑色素癌、基底細胞癌、淋巴癌、視網膜母細胞癌等,生長部分則可能在眼球或眼窩,症狀更是多樣。
若是腫瘤位於眼球,患者可能突然感覺視力出現了變化,看的東西變大或變小、視野喪失,或併發葡萄膜炎、青光眼等。
張丞賢醫師說,位於眼窩的眼癌,症狀更多樣化,隨著腫瘤變大與擠壓,易導致眼球凸出、眼球轉動困難、複視、眼窩疼痛、結膜紅,甚或眼瞼潰爛等症狀,有時外觀會以類似針眼呈現。
曾有名住在鄉下的老太太,右眼瞼突然出現類似針眼,隨著時間過去愈長愈大,並且表面潰爛,在外地工作的兒子,返家後趕緊帶她去就醫,結果證實罹患眼癌,之後進行手術治療,卻因為癌細胞已經蔓延整個右眼瞼,為了切除乾淨,只好連下眼瞼也拿掉,並將上眼皮拉下來做移植重建。
另有名中年婦人,長期因為眼前出現飛蚊、閃光,在眼科診所被診斷為視網膜剝離,輾轉到阮綜合醫院,檢查時發現她不但視網膜剝離,還暗藏一顆腫瘤。但因為患者不願意接受眼球摘除,轉尋求民俗療法,等到再回診時,癌細胞已經長滿整顆眼球,並轉移至肝臟。
張丞賢醫師說,事實上,眼癌每年發生的機率雖然不到1%,但因關係到靈魂之窗-眼睛,更需要謹慎以對。因為初期多沒有任何症狀,容易為人輕忽,等到腫瘤愈長愈大,患者發現不對勁而轉到大醫院就醫時,病程多已進入晚期,有些人癌細胞甚至已轉移到淋巴、肝臟組織。
通常罹患眼癌的患者若僅摘除眼球,術後可裝義眼以改善外觀,但若癌細胞已侵犯到眼眶周遭淋巴、軟組織與肌肉等,手術時連眼球組織都需摘除,就無法裝置義眼,因此愈早發現,能保留愈多組織。
張丞賢醫師提醒,若在沒有特殊事件發生情況下,突然感覺單眼外凸、腫脹等,一定要盡快到眼科檢查,因為一般出現眼睛外凸、腫脹,有可能是眼癌,抑或是眼窩併蜂窩性組織炎,不論是哪一種,若未能及時確診並治療,都有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