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民中心/鍾惠宇報導
「宮廟文化」在台灣根深蒂固,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文化之一,然而現代卻有不少人提起宮廟文化就有負面聯想,就有網友指出,反觀日本同樣也有宮廟文化,但卻能保持「神聖感」,讓他不禁好奇「日本是怎麼做到宮廟文化不被討厭的」。
▲日本宮廟文化也抬轎。(圖/翻攝自ヤンキーチャンネル YouTube)
昨(23)日有網友在PTT指出,「日本的祭典,宮廟文化是怎麼做到不會被日本人討厭的?」
原PO也分析「同樣都是在地信仰的儀式,一樣都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有迎神、抬轎、放鞭炮、跳舞這些,怎麼日本的還是維持的這麼有神聖感,台灣的一講到就是打架、擾民、亂丟垃圾之類負面的話」,讓他好奇「日本是怎麼做到的,有沒有八卦?」
網友看了紛紛點出,「日本祭典是文化與常民生活的結合」、「日本的祭典會到處煙蒂檳榔渣嗎?」「每個宮廟都在電音是什麼文化」、「去日本玩的時侯看過祭典繞街,最大的差別就是沒有大聲喇叭噪音,都是人喊跟吹奏,熱鬧但不吵雜」、「不要三更半夜放煙火鞭炮,最討厭」。
另外有知情人點出,「日本神社的宮司或寺院的主持是世襲的,社會地位挺高的,有些甚至是過去的大名在明治之後擔任的」、「其實日本的宮廟活動跟廟會攤商也蠻多8+9的,不討人厭大概是因為不隨便嗆人,也較注重整體形象相對有紀律」、「日本神社是真的在修行,戒律很嚴」、「日本神職門檻高 還需要考試培訓,不是擺個茶桌弄個管委會就能做了」。
據了解,在日本神社工作的「宮司」分2類,通常是由家族世襲而得的職位,多是神職人員的親屬;另外則是由神社本廳指派、調任,在日本的神社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