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數據:國人1年吞9億顆安眠藥 精神醫:3招防失眠困擾

生活中心/林彥君報導

現代生活步調快速,壓力亦隨之上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生活完全被打破,出現失眠的人越來越多,被診斷有睡眠障礙者的機率也越來越高。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目前全台食用安眠藥人口已經超過420萬人、1年吞下肚的鎮靜安眠藥多達9.2億顆,數量依然持續攀升中。《三立新聞網》採訪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他指出臨床個案的失眠問題越趨年輕化,儼然已成為「國病」之一。

▲臨床個案的失眠問題越趨年輕化,儼然已成為「國病」之一。(圖/翻攝自unsplash)

楊聰財表示,現在患有失眠症狀的患者散布各個年齡層,連小學生都飽受睡眠困難之苦,已不再是中老年人專屬的通病。根據「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 - 第五版」(DSM 5) 的診斷標準:以每週有3天或3天以上之失眠,且白天出現倦怠、嗜睡、情緒煩躁、難以專心或身體不適等症狀,進而影響學習或工作者;其持續時間少於一個月者為急性失眠,超過一個月以上就稱慢性失眠。

不過根據臨床經驗,如果一個人連續一週都有睡眠障礙,身心狀況,例如:情緒、注意力、記憶力、規劃力、執行力等都會受到干擾而苦惱。所以在上述情形發生時,便應該要求助精神科醫師,從生理、心理、環境等面向去評估與治療,不但要治標,也要治本。

楊聰財建議,除了盡量在晚上11點到早上6點睡滿這段黃金睡眠時段,平時也要搭配中度的運動,像是慢跑、快走、游泳、騎腳踏車或是跳有氧舞蹈等,建議可以在清晨或是黃昏時段運動;飲食方面也建議多攝取香蕉、鮮奶以及深海魚。楊聰財表示,唯有改變生活型態、讓身心靈放鬆,並且降低使用3C產品的機會,來取代以藥物控制的方式方能治本,假如持續不改變生活型態,失眠狀況就會從短暫行為變成「慢性化」。

楊聰財醫師表示,如果本身個性容易焦慮,又面臨工作壓力過大造成情緒低落、煩躁易怒的人,這時候千萬不要隨便亂服安眠藥,不僅會導致睡眠作息更加混亂,還會增加罹患憂鬱症等心理疾病之風險;建議有合併情緒性症狀的失眠者,更應該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協助,千萬不能輕忽。

安眠藥雖然不是毒蛇猛獸,與醫師好好討論服藥目的、作用、副作用仍可安心用藥,但依然是治療失眠的最後一道防線,建議有失眠困擾的人還是儘量用非藥物的方式,如調整作息、身心的方式改善睡眠品質。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 vs 美國 LIVE直播聊天室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