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懷慈、甘涵仁/台中報導
50、60年代流行辦桌婚宴,有位少見的女性總鋪師胖姨,靠著獨門「手路菜」帶大5個孩子,胖姨過世後,兄弟姊妹難忘媽媽的味道,不斷試菜找回古早味,甚至把大菜變成套餐,希望更多人品嘗到這種愛的滋味。
湯汁滾動熱氣竄出,金黃蛋酥上下跳動,紅通通的蝦子捲曲舞動,彷彿靈魂重回身體,看似平凡的小火鍋內容物卻很獨特,蛋酥、白菜、魚丸、三層肉,超過20種配料齊聚,再涮上肉片吸進溫醇湯頭,滋味彷彿有點熟悉。
▲古早味的「菜尾湯」以火鍋的方式呈現。
魚板、火鍋料入鍋以大火滾煮羹湯配料,馬上令人想起懷舊畫面,古早年代的「菜尾湯」以復刻形式呈現,勾起滿滿回憶,帶你走進時光隧道的還有綿密肉泥敲敲敲,扎實填滿整個容器,包覆保鮮膜放入蒸籠,等待過程中微酸白菜羹也蓄勢待發。主廚勾上薄薄芡汁,湯頭顯得更濃郁誘人,再淋上蛋花添色添味。
▲這道「北屯頭路菜煲」是當年總鋪師胖姨的拿手菜。
把蒸熟的大塊肉泥倒扣進碗裡,淋上濃稠羹湯,一抹綠意提升藝術氣息,外表低調樸實,卻隱藏著古早美食的內涵,羹湯鮮甜、肉泥細緻脆口,配上白飯無敵搭調,展現真功夫的頭路菜煲,是老闆們的媽媽胖姨當年在北屯當總鋪師時,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手路菜」。
泛黃的老照片,剪不斷親情的連結,還有對美食的記憶,胖姨的5個囝仔對愛的料理無法忘懷,決定開餐廳找回兒時的媽媽味。二姐負責內場、三姐管理外場,連來自黑龍江的弟媳也來相挺。
▲5個兄弟姐妹開餐廳的契機是因為對媽媽的料理無法忘懷。
弟媳馬寶兒:「他們幾個小孩都很懷念他媽媽的菜,他會經常煮,就是他以前覺得印象中很深刻的菜,很喜歡吃的菜,但是他覺得味道還是有差,或者他也讓姐姐他們煮,但是他覺得也還是沒有媽媽的味,還有差。」
為了找回完整的媽媽味,胖姨的5個孩子發揮實驗家精神一試再試,慢慢找到記憶中的味道,甚至把大份量的辦桌餐改成套餐呈現,一個人也能吃。
▲5個小孩手足同心,想繼續傳承媽媽料理的幸福滋味。
弟媳馬寶兒:「覺得媽媽的料理是真的好吃,然後又是古早味,市面上這種餐廳是比較偏少,所以他們就想說讓別人也能吃到,媽媽以前那種古早味的料理,幸福的味道。」
手足同心,就是希望這幸福的味道不被遺忘。(邱琬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