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2年催生11公里苗栗北橫 寸寸推進都艱辛

全長近11公里的苗栗縣北橫公路受限經費,歷時22年規劃、分段興建,30日將全線貫通,除可紓解頭份市區交通,促進觀光,更被視為健全苗栗九宮格路網重要關鍵。

▲苗栗北橫公路整體施工以穿越高速公路的「永貞地下道」挑戰性最高,工程採管冪工法從國道1號下貫穿,施工期間需維持上方國道正常通行,不容許些微差錯。(圖/中央社)

苗栗境內多山,為加強東西向交通,紓解南庄鄉、三鄉灣與獅潭鄉聯外道路不足,及苗124縣道尖峰時段交通壅塞,苗栗縣政府自民國87年啟動興建「苗栗縣北橫公路計劃」。

苗栗北橫西起國道3號竹南交流道聯絡道路台1己線終點(永貞路),往東沿中港溪經頭份、雞心壩、斗煥坪到三灣水頭屋大橋銜接省道台3線峨眉橋旁止,全長約10.6公里,建設總經費從最初估計新台幣31.8億元,追加到近48億元,由於經費龐大,採分段、分期向中央政府爭取經費推動辦理。

苗縣府工務處多年來依生活圈道路計畫向中央申請補助,整體分4路段、7工程標執行施作,包括「永貞路到頭份大橋段」、「頭份大橋到雞心壩段」、「雞心壩到斗煥坪段」及「斗煥坪到三灣段」。

「雞心壩到斗煥坪段」99年完工,「永貞路到頭份大橋段」和「頭份大橋到雞心壩段」106年完工,「最後一哩路」斗煥坪到三灣段竣工後將全線貫通。

苗栗縣長徐耀昌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拿出厚厚一疊興建報告,不時以手機查歷史資料,感慨北橫規劃時,他當頭份鎮長,一晃眼已20多年,光是下鄉會勘、視察過的交通部長就達7人,「不到11公里的道路建設,走得很坎坷」。

「工程本身並不困難,難在經費」,工務處長古明弘表示,北橫推動牛步,經費財源是一大主因,苗栗縣年度總預算規模87年約155億元,30億元、40億元交通建設須仰賴向中央爭取預算支持;即使中央點頭,也要評估地方自籌款是否足堪負擔,考量整體預算分配,北橫只能一截、一截緩慢推進。

從路線圖看,北橫施工幾乎是分段跳躍式執行,各段工程都歷經經費爭取、規劃、環境影響評估、設計、用地取得及施工等期程,每段過程又未必順利,像最早完工的「雞心壩到斗煥坪段」,礙於斗煥坪營區尾端涉及私有土地未在核准徵收範圍,縣府多次溝通地主仍無法取得,以致道路完工後無法順利銜接苗124線,形成「斷路」,閒置多年未能通車,成為審計單位陳報監察院調查一大缺失。

此外,北橫原路線早在87年完成規劃,到95年縣府提報爭取「三灣外環路段」期間,交通部公路總局規劃新闢「台3線三灣鄉外環道路」而遭排擠暫緩推動,只好重新檢討整體交通網路、修正確認可行路線,但隨周邊環境、交通狀況變遷,又要補辦環境差異分析作業。

整體施工部分,古明弘說,穿越高速公路的「永貞地下道」最複雜,考量腹地及引道坡度斜率不足,工程捨棄以高架方式跨越國1,採用管冪工法直接從高速公路底下貫穿,「要維持國道正常通行,工程不容許些微程度的下陷、突發狀況,壓力可想而知」。

▲苗栗縣長徐耀昌表示,苗栗北橫公路終於全線貫通,心中感觸很深,有如放下一塊大石,完成鄉親託付。(圖/中央社)

北橫推動之初的古明弘還是剛分發到縣府建設局(組織調整前)的菜鳥公務人員,20多年來從基層承辦、科長到局處首長,深刻感受苗栗道路建設受多山地形重重阻礙。

他說,縣內不乏南北向道路,最難在橫向道路貫穿,須突破山勢天然屏障,「到外縣市反而容易,鄰近鄉鎮彼此交流卻很難」,早期出差到泰安鄉至少要2天,「還不一定能準時回來」。

徐耀昌表示,地方要發展,交通建設「重中之重」,苗栗北橫、台72線東西向快速道路及苗140縣道南橫公路3條主要橫向道路,可與既有縱向國1、3及台3線等系統形成縣內「九宮格路網」,提供鄉親進出、遊客觀光與企業進駐便捷交通,無奈北橫公路遲遲無法完工,縣內完善公路系統拼圖獨缺一角。

徐耀昌說,為爭取北橫各段工程預算,他在立法委員、縣長任內,往返地方與中央無數次,如今隨「最後一哩路」完工,總算「苦盡甘來」,能在任內完成這項任務,也算不負鄉親所託,放下心中一塊大石。

北橫計畫路寬22公尺,採雙向各二車道配置,開通後大幅紓解苗124縣道及竹南鎮、頭份市區原本壅塞的「通過性車流」,未來無論從國1頭份交流道或國3竹南交流道、台61線西濱銜接北橫,也可縮短進南庄、三灣地區行車時間,享更寬敞舒適道路品質,藉健全縣內交通網絡,縮短城鄉差距,帶動地方觀光產業經濟發展。

中央社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