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扶不起的阿斗?他投降其實是對的 劉禪在位做了這些事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說到劉禪,第一印象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再來就是他的成名句「樂不思蜀」,劉禪做為蜀國的第二任國君,一個昏庸無能,不理政事,貪圖享受的刻板印象,讓他成為敗家子的代表人物,然而三國史實真是如此?還是大家都被小說給騙了。

劉禪是劉備欽點的繼承人,劉備還有2個親生兒子,年紀較小一的劉永及劉理,再加上義子劉封,倘若劉禪真的如此不濟,劉備大可將帝位傳給其他人,但他為了讓劉禪坐上位置,還在諸葛亮的建議下,除掉了剛勇過人的劉封,說明劉禪應有一定能力。

▲劉禪是劉備欽定的繼承人。(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後,為了讓劉禪掌握治國本領,除了由諸葛亮親自抄寫《韓非子》、《管子》等書籍,還讓他拜入伊籍門下學習左傳,除此之外,劉禪也要學習武藝。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劉禪在成都即位,當時他才17歲,國事全由諸葛亮包辦,劉禪又能幹嘛呢?諸葛亮在前線打仗,劉禪則坐鎮後方,擔負起安撫民心的作用。

公元235年,諸葛亮去世後一年,劉禪才真正執掌權力,他將中軍師楊儀貶為庶民,重用蔣琬;公元236年,劉禪為了興修水利工程,親自前往湔縣登臨觀阪,觀看汶水水流,十天後返回成都;公元240年,越雋郡當地夷人作亂,劉禪派張嶷前往平亂,並著手開發越雋郡,一舉打通越雋郡與成都之間的道路。劉禪在外交上亦有獨特見解,公元242年,蔣琬大造舟船,準備沿漢水、沔水東下,攻取上庸等東三郡,但劉禪認為,雖然水路容易出兵,失敗卻不容易撤退,遂決定取消這次軍事行動。

另一方面,劉禪積極聯繫羌胡,希望對方配合蜀漢對付魏國,他還與東吳保持密切關係,確保雙方能夠唇齒相依,共同應對北方威脅,但劉禪在位41年,最後他做對一件事,那就是投降魏國,為何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公元263年,魏國派鐘會、鄧艾等猛將大舉伐蜀,姜維將十萬大軍擋在劍閣,鄧艾卻偷渡陰平,並擊敗諸葛瞻,一舉兵臨成都,劉禪再次召集大臣商討對策,光祿大夫譙周力排眾議,極力主張投降,更多人則要求背水一戰,最終劉禪選擇開門投降,並且命令蜀軍放下武器。

▲劉禪開門投降的決定對百姓是好事。(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當時蜀國與魏國實力對比,蜀國不過94萬人,曹魏則有443萬人,諸葛亮先後出兵漢中北伐曹魏,後來姜維又發動十一次北伐,蜀軍的每一次作戰,無非是用一州之力,對抗整個中國北方,蜀國百姓又怎能安居樂業呢?

對諸葛亮等人來說,光復漢室是他們的終身願望,從百姓角度來看,踏實過日子才能幸福,對於長期遭受戰爭之苦的蜀國百姓,劉禪無疑做出最好的選擇,49年前,劉璋同樣在成都開門投降的劉璋,他的一番話正是劉禪決定的最好註解:「吾父子在蜀二十餘年,無恩德以加百姓;攻戰三年,血肉捐於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劉禪亦獲得衣食無憂、壽終正寢的結局,如果不是「樂不思蜀」這句話,司馬昭必定不會輕易放過他。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薄瓜瓜成台灣女婿 新竹南園客棧宴客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