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近年,電視古裝劇創新高,像是大家熟悉的《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等等,可說是人氣火爆,也讓民眾見識了古人的生活,不過,古代人真的是如此嗎?據了解,雖然導演跟編劇,在史實上有所更改,也盡力去還原古代的服飾跟制度,但仍有一些細節無法顧到,例如古代官員們上早朝的時間。事實上,古代官員們「上班」,可是比現代上班族還辛苦喔!
▲古代官員上班時間,都有嚴格的規定 。(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關於早朝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不過這時候,還沒有完整細緻的規定,直到秦始皇統一全國,才規定了較為具體的「上朝制度」等到漢初,則進一步細化。《史記》記載,兩漢時期,武將們站在西邊、面朝東;文官們站在東邊、面朝西。官員們就位後,皇帝再出來,接著文武百官依次向皇帝朝賀,然後正式開始早朝。最開始上朝時,官員們都有座椅,大家和皇帝一樣,坐著議事。
而早朝的時間,《詩經•齊風•雞鳴》中寫道「雞既鳴矣,朝既盈矣;東方明矣;朝既昌矣。」意思是,公雞打鳴的時候,官員們就已經在上朝了;而太陽升起的時候,朝上早就忙碌起來了,由此可見,官員們早朝的時間,起碼在6點之前。後來為了統一大家上班時間,便將早朝時間規定在卯時,即5:00~7:00,所以古人上班,也稱為「點卯」,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打卡」。
為了準時上班,官員們基本在清晨4點左右起床,若是住得遠的,就得3點起床,畢竟那時候大家上班,都是走著去的。若是天氣好,還能按時上班,可若是遇到風雪天氣,那可就很困難了,但皇帝可不會管你起不起得來,據史料記載,無故缺席、遲到早退、朝班失儀,都屬於違紀,違紀1次,打20板子,扣工資;違紀3次,額外加20板子,扣工資;違紀25次,額外加100大板,扣工資;違紀35次,直接判刑,若皇帝不爽,揮手發配到偏遠地區當官也是有可能的。
這種嚴格的要求,一直持續到唐朝時期,才有所放寬,那時候唐憲宗體貼官員們,不但在宮外修建了個「待漏院」,讓早到的官員們休息,並且還提出,凡盛暑、雨雪、泥潦,酌免朝參,如此一來,官員們就不必冒著嚴寒酷暑,辛苦的趕來早朝了。另外,唐朝還放寬了大臣們的出行工具,1、2品大臣們,可以騎馬或乘轎出行,至於其他小官,則繼續走路上朝,但當年選擇乘轎出行的官員仍然是少數,畢竟雇轎夫、養馬,都是不小的開支。
而宋朝則更加人性化,不少時候都是隔一天、上一次早朝,若是遇到「懶惰」一點的皇帝,或是國家昌盛,沒啥大事,那麼就只有初五、十五、二十五這3天要上早朝。雖然宋朝開始,減少了上早朝的次數,但也有了新的改變,大臣們由坐著上朝,變成了站著上朝,好處是大大縮短了辦公時間。等到元朝,大臣們就更慘了,凡向皇帝彙報工作時,必須跪下彙報,直到皇帝說「平身」才能起來。皇帝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顯示出自己的至高無上,而這個規定,也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
仔細想想,大臣們每天清晨3、4點起床,走1、2個小時的路趕來上朝,若是有事彙報,還要跪著,遇到冬天下雪,膝蓋絕對受不了。所以說電視劇中,那些「容光煥發」來上早朝的官員們,在古代絕對是極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