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一張圖看懂癌症的14徵兆與症狀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每年的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台灣癌症基金會響應國際抗癌聯盟「I Am… And I Will…」(我承諾…我願意…)主題,呼籲全眾「一起來防癌!」。癌症自1982年開始,即高居國人死因之首,令人聞癌色變。

▲國際抗癌聯盟發布之身體癌症警訊圖(圖/台癌基金會提供)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資料顯示,癌症時鐘持續快轉,台灣2018年平均每4分31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較上一年度快轉11秒,癌症新診斷人數達11萬6,131人,每天有318人被確診為癌症。今年國際抗癌聯盟特別整理一系列癌症癥兆及症狀簡易圖,幫助民眾瞭解身體的癌症警訊。

全球常見癌症為乳癌、肺癌、大腸直腸癌,而台灣最常見癌症為大腸癌、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提醒,其中肺癌更應該要特別小心,在全球跟台灣都是癌症的頭號殺手;在發生人數上,肺癌更是台灣持續成長的癌症。

在台灣,癌症死因排名為:肺癌、肝癌、大腸癌、乳癌、口腔癌。肺癌連續十年高居癌症死因之首位,每年近1萬人死於肺癌,超過1萬5千人被診斷為肺癌,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的38.8,人數緊追大腸癌,排居第二。因為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超過6成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屬十大癌症中晚期發現比例最高,治療上相對困難,也導致五年相對存活率僅32%,也在十大癌症中敬陪末座。

賴基銘教授說,降低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就要做到全民練5功,尤其是透過篩檢找到早期病灶,非常重要。而國人因為政府推動四癌篩檢公共政策的關係,對於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篩檢有較高的警覺,對於肺癌早期篩檢的認知則普遍缺乏,因此若要有效降低肺癌發生率,建議加強高風險族群應自主提早篩檢,而現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則是目前肺癌篩檢最好的工具,若是一公分以下的早期肺癌能及早偵測和治療,95%到97%的病患可以治癒,同時也可以增加肺癌存活率並有效降低死亡率。

賴基銘教授說,造成肺癌原因有很多種,基因、個人病史、家族史、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在環境因子,包括空汙、二手菸、特殊職場的汙染等等,都是影響肺部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台灣癌症基金會近期成立「肺癌存活率倍增倡議平台」,呼籲透過「遠離菸害及加強生活/飲食預防」、「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診治」、「精準有效治療,及避免再發」,全面強化此三階段的預防工作,才能有效降低肺癌發生率、提升患者存活率。

國際抗癌聯盟(UICC)首度推出身體癌症警訊圖,希望透過早期癥兆及症狀的出現幫自己健康把關,例如身體有異常腫塊、排便習慣改變、疲憊或食慾不振等,這些警訊可能是癌症相關反應,賴基銘教授也提醒民眾,警訊是讓大家保持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如持續有類似症狀並加重,一定要諮詢專業醫師,才能排除是否為癌症的症狀。然而最重要仍是要做到「定期篩檢」,才能達到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提升治癒的機會。

癌症徵兆和症狀:

1.異常腫塊或腫脹,通常無痛且可能變大

2.持續咳嗽,呼吸困難或吞嚥困難

3.排便習慣的改變,俐如便秘、腹瀉和/或大便帶有血絲

4.經常尿急、頻尿或因疼痛而無法起步行走

5.無預警地出血,包括來自陰道、排便、排尿或咳嗽

6.在短期內發現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7.疲勞、極度疲憊和嚴重無力感

8.新痣或痣的大小、形狀或顏色改變,甚至變硬、出血或有分泌物

9.無法解釋或持續性的疼痛或突如其來的陣痛

10.乳房的大小、形狀或感覺有異常變化,併隨皮膚病變或疼痛

11.長時間食慾不振

12.無法籲合的斑點、瘡、傷口或口腔潰瘍

13.持續疼痛的胃灼熱或消化不良

14.嚴重的夜間盜汗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3分鐘《財劃法》闖關!綠黨團甲動擋議事錄確認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