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說到台灣最醜的風景,其中一幕景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部分抽菸者吞雲吐霧後隨手將菸屁股扔入水溝,造成清理困難,甚至危害生態。過年全台各大旅遊景點人潮聚集,董氏基金會呼籲民眾遊玩之餘別忘了愛護環境,也敬告癮君子:「菸蒂是塑膠、垃圾,水溝≠垃圾桶!」
▲台灣每天產生接近1億支菸蒂,其中有很多被扔進水溝,顯示癮君子們的公德心有待加強。(圖/董氏基金會提供)
所有菸品除了有一手菸害、二手菸害、三手菸害之外,傳統紙菸還有不容小覷的火災及環境危害。台灣拒菸聯盟指出,根據財政部的菸捐資料推估,台灣1年紙菸消費量約14.4億包,若加上免稅菸、走私菸及白牌菸,等於每天產生9千萬支至1億支菸蒂垃圾。而每個菸蒂重約0.17 克,長將近4公分,換言之,光是完稅的菸品每年就會產生約5,630噸重的菸蒂垃圾,堆疊起來超過260萬座101大樓(樓高508公尺)。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指出,台灣每年至少消費330億支菸,這些菸蒂垃圾對環境造成非常大的負擔,清理更是耗時、耗力、耗費金錢。同時,菸蒂還有公共安全之虞,根據消防署統計,2020年台灣因菸蒂引起的火災共有1,436件,在所有火災原因中排名第4位。
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發起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名譽研究員溫啟邦教授指出,台灣每天因吸菸產生近1億支的菸蒂,菸蒂濾嘴的原料是「醋酸纖維」(cellulose acetate),所以菸蒂就是難分解的塑膠垃圾,1根菸蒂平均要花15年的時間才能分解,對於環境生態傷害非常大。菸蒂常被丟到排水溝及花圃等處,殘留的菸草中含有數千種化學物質(如尼古丁、砷、鉛、銅、鉻、鎘及多環芳烴類)若排入環境,有毒物質溶出將衝擊環境及海洋生態,最後進入食物鏈,對於環境及人體健康都會造成危害。
溫啟邦進一步提醒,菸盒、鋁箔、塑膠膜等都是垃圾,處理也會增加碳排放量及耗費資源,吸菸行為本身就是非常不環保的,因此保護環境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吸菸」與「助人戒菸」。
董氏基金會強調:「水溝不是菸灰缸,更不是垃圾桶!」他們呼籲吸菸者注意:一、菸蒂就是垃圾、塑膠;二、吸菸後要確實熄滅菸蒂(可減少約5分鐘的悶燒);三、隨手將確實熄滅的菸蒂就近丟到垃圾桶,或者先包起來帶回家再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