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國瑞、許慧美、邵子揚、高子堯/宜蘭報導
為了要查清楚蘇花公路6死39傷重大車禍真正的肇事原因,今 (17)日下午運安會重回114K車禍現場,特別的是他們使用一種新的測量儀器,一種金屬的球狀物體,放在兩側撞擊點附近,它可以建構立體「三維掃描」重建現場,因為駕駛供稱煞車失靈,但路面上卻有47公尺長的磨擦痕跡,運安會要藉由科學儀器還原,釐清到底是機械出問題,還是人為疏失。
▲運安會藉由科學儀器還原事故原因與責任。
運安會人員:「做地形的地形測量。」
運安會人員重回事故路段,調查跡證還出動秘密武器。
運安會人員:「這裡可以呀!這裡這裡。」
選好位置把白色圓球架上去,另外一頭架設三腳架,這是立體三維掃描設備,用來建置立體3D現場圖,就連遺留路邊安全帶也要做測試比對。
▲運安會人員用立體三維掃描設備釐清肇因。
受傷乘客陳先生: 「你如果第一台、第二台,差一個紅綠燈,第三台視數要一起追趕,會變成這樣子。」
記者:「所以當時是有追趕的情況?」
受傷乘客陳先生:「司機開很快。」
事發路段速限40,根據車輛監測軌跡,遊覽車當下時速45公里,撇除超速問題。
遊覽車同業公會理事長魯孝亞:「其實煞車效率略減之後,它沒有辦法讓整台車,踩煞車的時候能夠停止下來,所以你還一樣會看到煞車痕跡。」
▲遊覽車以後輪驅動,即便重踩煞車過彎,整車還是會往前衝,造成推頭狀況。
遊覽車是以「後輪」驅動,即便重踩煞車過彎,但後輪推進力大於前輪,整車還是會往前衝,也就是所謂的推頭。
遊覽車同業公會理事長魯孝亞:「一刀砍進去一樣,運氣也不好啦,當車子在煞車滑行,撞到山壁的時候,剛好是碰到所謂的這個,最尖最厚的一個連續壁,如果它再往前面一點,它可能就是平面式地滑行的話,那頂多乘客是受傷,不至於會造成這麼重大死亡。」
▲遊覽車同業公會理事長表示,遊覽車碰到最厚的連續壁,才會造成重大傷亡。
往厚實壁角滑行,讓車殼整片被撞到整著掀開,自撞山壁初步排除機械故障原因,有沒有人為操作疏失,成為檢警後續偵辦焦點。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不論騎車或行走,請多留意路況,並與【大型車輛】保持適當安全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