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西元1661年,南明永曆十四年,滿清順治十八年,在這一年,緬甸爆發了針對逃亡的永曆皇帝的咒水之難,有42名明朝官員遇難,而永曆皇帝本人則在之後被出賣給吳三桂,第二年的六月一日(也就是永曆十五年)在雲南昆明被吳三桂弑殺,母親妻子皆遇害,而同樣在這一年,轉戰西南邊境的李定國聽聞永曆皇帝死去的噩耗,悲憤交加,於十天后去世,年僅42歲,不久其子以及餘部1200人到昆明接受吳三桂改編,持續十餘年的大西軍抗清鬥爭宣告失敗。
▲康熙年間清朝竟遭明軍反撲。(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西南失守之後,除台灣鄭氏之外,中國的正規抗清勢力只剩下據守在川東以及鄂西山區的夔東十三家(李自成舊部、部分明軍),清廷拿下西南之後,就著手準備對這支最後尊奉明朝的抗清勢力發起猛攻,在當年的七月份,清廷對夔東十三家勢力發動三省會剿:一路由湖廣提督董學禮(寧夏人,最早是明朝副將,後來投降李自成,清軍入關之後又剃髮投降清朝)領三萬軍由湖廣進攻;另外一路由陝西提督王一正,總兵鮑照領兵三萬人由陝西進軍;最後一路是四川綠營兵,由總督李國英(原先的左良玉部將)親自帶領。
1663年(康熙二年)正月份,李國英軍由奉節出發,先在大昌縣(今屬重慶)擊潰袁宗第的抵抗,又逼降賀珍之子賀道甯(賀珍原是投降大順政權的明朝將領,後來又投降清朝,不久又反正,此時已經病死),當天又在茶園坪圍攻袁宗第,袁宗第部陣亡受傷被俘者將近3000人,新化伯馮起鳳、總兵黃守庫等投降,所部支離破碎,突圍之後和郝永忠合營,但是郝永忠也沒能躲過厄運,近一個月之後又被來自陝西和河南的清軍擊敗,其經營了將近12年的房縣據點(湖北十堰一帶)也落入清軍之手,清方抓獲了173名俘虜,並將其全部斬首示眾,同時擄獲了大量的盔甲武器,郝永忠部損失慘重。
面對不利的局勢,郝永忠、劉體純(又稱劉二虎)、李來亨等人聯手,于當年的7月23日對於湖廣清軍也就是董學禮部的三萬人發動了聯合反擊,董學禮部被打得屁滾尿流,驚慌失措的滿清軍隊在南陽河擁擠逃竄,淹死的士兵讓河水為之不流,李國英在奏摺中說:七月二十三日,有逆賊劉、郝、李諸逆,與我官兵交戰,我兵不勝,被死賊攻敗進寨城,複被逆賊追至南陽河、興山縣二次,我兵帶傷死者甚多。清軍潰退回彝陵。
要知道此時已經是1663年,滿清康熙二年,夔東13家明軍在極其不利的情況下還能打出如此巨大的戰果,也是令人震驚的,但好景不長,畢竟中國的反清勢力大多已經被清軍撲滅,這次勝利也只是迴光返照而已。
此戰勝利之後,明軍集中集結劉體純、郝搖旗、李來亨、袁宗第、黨守素、塔天寶、馬騰雲等數萬人攻打巫山縣,李國英拼死抵抗,並且在九月份出城反擊成功,大敗明軍,明軍陣亡軍官48人,士兵6900多人,不久滿漢官兵捲土重來,袁宗第、劉體純、郝永忠等人被俘殺,馬騰雲,黨守素,王光興等人投降,1664年八月份,臨國公李來亨(李自成侄孫)在茅麓山戰敗陣亡,部下三萬人,有150人被俘,剩下的要麼陣亡,要麼失散在茫茫的山區之中,至此,中國的大規模反清鬥爭基本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