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今公布2019年醫院財報,長庚醫院再度成為最賺錢的醫療體系。林口長庚醫院年賺72.22億元再度居冠,已是連續4年奪冠,其中77.8億元來自股利等非醫務收入,但醫務本業收入則虧損5.59億元;第2、3名則分別為高雄長庚醫院59.81億元、台大醫院24.46億元。至於最虧的醫院,則是亞東醫院。
▲健保署今公布2019年醫院財報,林口長庚醫院年賺72.22億元居冠。(圖/記者陳弋攝影)
健保署今公布2019年領取健保費用2億元以上、共223家醫院財務報告與其醫療服務申報情形,包括醫學中心19家,區域醫院81家,地區醫院120家,基層診所3家。多達8成7成的醫院整體收入有結餘。至於,去年受新冠肺炎(COVID-19)對醫療院所財務影響,財務報告將於今年年底提報並分析,將於明年初向外界說明。
而據健保法規定,凡是請領健保費用超過一定門檻的醫療院所須公布財報,並分階段調降公布門檻,民國102年至106年公布財報門檻為4億元,107年首度降至2億元,首見基層診所上榜。特別的是,據各醫院申報資料顯示,前10大賺錢醫院中,光長庚體系就包辦4家,包含林口長庚、高雄長庚、桃園長庚與基隆長庚分佔1、2、4、6名,合計獲利為170.25億元,傲視全台。
不過,若算「醫務本業」結餘金額,以中國附醫最會賺錢,醫務結餘高達16.27億元;台大醫院居次年賺14.24億元;第3名為高醫附醫9.38億元;其餘依次為高雄市立大同醫院5.96億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5.87億元、新竹馬偕醫院5.71億元、北醫附醫5.33億元、部立雙和醫院4.59億元、陽明醫院4.56億元與桃園長庚3.57億元。
至於股利、停車場、美食街等「非醫務結餘」結餘金額,前4名則由長庚體系包辦,依序為林口長庚77.81億元、高雄長庚56.95億元、基隆長庚21.23億元、桃園長庚17.92億元;第5名則為振興醫院達12.49億元。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劉林義說,整體趨勢來看,2019年整體收支有結餘的醫院家數為194家,其占比為87%,較去年有所增加。(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劉林義說,整體趨勢來看,2019年整體收支有結餘的醫院家數為194家,其占比為87%,已較2018年185家、占比85%有所增加;但除賺錢的醫院外,仍有29家醫院虧損,其中亞東醫院虧損4.34億元為首位,其次是輔大附醫虧損3.75億元、第3為嘉義長庚3.36億元、第4為中醫大新竹分院2.29億元、第5為新樓麻豆1.15億元。
劉林義指出,各醫院結餘、虧損原因不同,長庚醫院獲利主要是因股利分配,其中林口長庚醫院2019年光是股利就賺77.81億元,而每年股利都約為70至80億元,其近3年醫務結餘分別是2017年的賺1.85億元,但2018及2019年已分別虧損3.91億元及5.59億元。而醫院虧損原因像是輔大附醫、中醫大新竹分院則是新成立醫院。
至於2019年賺錢的3家診所,劉林義說與2018年相同,分別為遠東聯合診所賺8700萬、書田診所2800萬元、安慎診所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