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馮珮汶/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局預測,今年梅兩季(5至6月)總雨量以偏少至正常的機率較大。氣象局指出,過去一季2至4月東北季風強,南部來水不足、造成春雨顯著偏少,僅約氣候值的5成,尤其中部極端少雨,雨日也創下同期最少纪錄,推測可能與反聖嬰現象有關。
氣象局表示,展望今年梅雨季的雨量,雖然反聖嬰現象已明顯轉弱,但造成上一季春雨偏少的異常環流仍可能維持,因此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降雨的時間點可能落在5月下旬後,總雨量以偏少至正常的機率較大,氣象局將持續滾動更新預報資訊。
▲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預估梅雨鋒面要到5月中旬後才開始。(圖/記者馮珮汶攝)
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說,2到4月降雨除了東南部降雨正常以外,整個西半部都是偏少的狀況,集中在3到4月,以全台13站的雨量偵測估算,雨量只有149毫米,比起以往同期氣候值少了153毫米;若以西部8站的雨量估算來看,更是歷史上倒數第四名,去年6月至今年4月雨量是至今同期最少。根據歷年資料統計,梅雨最多的時間在2012年的902.4毫米、最少為1980年的182.6毫米,差距多達5倍,變化相當大,若是沒有上述的關鍵條件,恐怕無法迎來連續性降雨,而以未來兩周的預估來看,目前要迎來連續性降雨甚至大雨的機會恐怕還沒到。
▲台灣西部降雨量從去年6月至今年4月雨量是同期最少。(圖/資料照)
至於下一場大雨何時來?中南部何時解旱?呂國臣說,今年台灣梅雨季發生的時間預估在5月中旬後到6月上旬,北部雨期開始較早,約在5月上旬;中南部普遍在5月中旬、下旬或更晚。而根據目前4月底的指標來看,比較少機會再有明顯大範圍降雨,最快也要等到5月中下旬才有機會等到新一波的大範圍降雨。
展望今年梅雨季,氣象局說必須要有兩個關鍵指標,才有機會出現大範圍的連續性降雨,包括「東亞季風要增強」、「北邊梅雨鋒面南下」,而且滯留鋒面要停留台灣上空,就會有連日降雨的機會。呂國臣說,今年春雨極端少主要是因為受到反聖嬰現象,因為海溫影響,導致菲律賓東側氣旋增強,雨量偏少的範圍擴大,日本以南的高壓相對較強,天氣穩定,因此華南地區的降雨都偏少,要等到反聖嬰現象緩和,才有機會緩解,預計等到進入夏天就會恢復正常。
▲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預估梅雨鋒面要到5月中旬後才開始。(圖/記者馮珮汶攝)
氣象局特別提醒,由於今年梅雨雨量以偏少至正常的機率較大,現階段桃園以南的水庫水位又明顯偏低,因此呼籲社會大眾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近年梅雨季總雨量雖無明顯增加或減少,但短時強降雨事件的發生頻率及降雨量均有增加趨勢,除更易造成災害,也增加預報的困難度,各界仍須及早做好排水系統的疏濬和水土保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