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南方朔(新新聞)
波多野結衣長得性感漂亮,在這個泛性時代,她的確可以成為某個特殊群體的愛好對象。不過價值邊界不能模糊,AV女優是限定在一個邊界內為特定族群服務,不應和大眾領域混在一起。
悠遊卡公司發行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悠遊卡惹出很大風波。台灣會用AV女優做宣傳,日本都覺得奇怪,所以日本人的反應包括:「不知道台灣人在想什麼?」「台灣笨蛋還真不少!」「日本AV產業很厲害,竟然成了台日親善的橋梁!」
我不認為日本對AV女優有歧視,但我相信日本人是有分寸的,因此波多野結衣儘管很出名,但他們只讓她在那個圈子裡出名,不會讓她膨脹到其他大眾領域;而台灣則是個沒分寸的社會,愛怎麼亂搞都可以。所以一個日本AV女優竟在台灣成了大眾女英雄,難怪日本也覺得怪怪的。
出名也有層次高低之分
於是這次我們就來談談所謂的「出名」(fame)這個語言和文化問題。在英語裡,對這種現象是有等級之分的,不同的用語有著倫理價值的高低意
涵。高階的名人,男的是「男主角」、「英雄」(hero),女的是「女主角」或「女英雄」(heroine),很重要而且很正面的名人才會用這些名詞稱之。至於像大體正直的名人,就會稱之為「名流人物」(celebrity),這種稱呼和評價較為堂皇,阿貓阿狗不會用這個字。
另外一些很出名的人,就會用「出名」(fame)或「有名」(renown)來稱呼,他或她們只是有名而已,至於是哪一種名則存而不論。例如影歌星有名,媒體上常常露臉而有名,或者AV女優有名都是屬於此類。
在美國流行名人崇拜,故美國各種行業的人都喜歡為他們的行業名人設定「名人堂」(Hall of Fame),電影明星、球星或拳擊手,很多都有「名人堂」,這種「名人堂」全美有三千多個,有名但不一定是人人尊敬的人物,都可設立「名人堂」。這種fame的出名,又比renown的有名高了一級。像波多野結衣這樣的名人,大概只當得上「有名」這個字,還不到「名人堂」的等級。
她代言的是「泛性」文化價值
接下來則是另外一種「 惡名昭彰」(notoriety),目前的世界,每個國家都是正面可資做為榜樣的名人太少,而「惡名昭彰」的人則太多。
在這個媒體發達的時代,「流言緋聞」和營養程度很低的話題特別發達,只要某人逮到時間露出清涼照、事業線,或鬧個什麼新聞,很容易就暴得大名。
前幾年足球明星辛普森(O.J. Simpson)殺妻以及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鬧出虐童新聞,以及幾個脫口秀主持撈過界去搞政治等八卦,由於媒體發達,出名容易,這種新的「出名文化」,會使名與實的分際為之混亂。在價值上,等於「模糊了各種價值邊界」(blur the boundary)。從這種觀點來看波多野結衣事件,它計有下述問題:
一、波多野結衣長得性感漂亮,在這個泛性時代,她的確可以靠著身體當AV女優,成了某個特殊群體的愛好對象,並因而暴得大名。對於她所從事的行業,人們當然不能歧視,但以她做為某種商品行銷的標誌,就把她的出名效果放大了,也等於接受了泛性文化的價值,容易造成價值判斷的不當示範和誤導。(本文未完,完整文章請見1487期《新新聞》,或新新聞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