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個家童看錯改變歷史 崇禎羞愧拒絕皇太極議和

記者林辰彥/綜合報導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最後在紫禁城後面的煤山上自縊,當時崇禎有機會與皇太極議和,卻因為面子問題而拒絕。到底崇禎為何會拒絕議和?

▲崇禎。(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崇禎14年(西元1641年)發生了一件事,駐守邊關的陳新甲因為闖王李自成與滿清八旗軍的雙重壓力,私下派遣人與皇太極試談議和的可能性。然後託信轉告給在京城的傅宗龍,傅宗隆在離京時把這件事告訴大學士謝升。謝升認為這件事情太重大了,不能隱瞞,於是上奏崇禎。

崇禎立刻召來陳新甲質問,陳新甲叩頭認罪,謝升進言說:「如果清兵答應議和,就現在這種情況來說並不是壞事。」崇禎默默不語。

▲皇太極。(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崇禎在不久後授意陳新甲秘密進行此事,陳新甲與清軍秘密接觸了十多次。但是後來謝升有次與言官說話時說溜了嘴,說出崇禎是支持議和的。這下子言官們紛紛上奏彈劾謝升,並以民族大義來說崇禎絕對不能議和,崇禎說:「絕無此事!」就罷免了謝升。

1642年清軍甚至已經答應陳新甲議和條件,在兩國文書上自降國格,名字寫在崇禎後面來表達誠意,本來歷史可能改變,卻因為一位家童而壞了事。

崇禎與皇太極簽署的合議內容以密函發給陳新甲,陳新甲家的家童以為是塘報,於是轉給各省駐京辦事處轉發,事情洩漏,群臣譁然,於是大臣們紛紛彈劾陳新甲的賣國行為。崇禎十分憤怒,雖把彈劾奏章留中不發,卻頒了一道聖旨批評陳新甲,要他解釋,陳新甲並沒為崇禎扛罪,他自認在這件事情上是有功的,於是憤怒的崇禎將陳新甲下到天牢,不久後便殺了陳新甲。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