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志鵬/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依然嚴峻,就在這段時間第一本紀錄第一線醫護人員辛苦的《這裡沒有英雄》新書出版。作者胖鳥是一位年輕的急診室女醫師,他的爸爸也是醫生在2003年抗SARS。沒想到18年之後,一雙醫生女兒也正在一起對抗COVID-19。胖鳥記錄第一線的救護情況,外送員免退款挺醫護。路人幫護理師一起追不戴口罩的老人,比韓劇《機智醫生的生活》更真實感動人。
這是一首急診之詩,一曲醫療前線醫師之歌。
他們憤怒、憂傷、焦躁,卻始終緊握希望的螢光,
在無數次絕望中,浴火重生。
暴起的疫情是猛獸,它無形、無體、無心,而人要面對的,是它徹底的無情。
在醫療現場,沒有神與英雄,只有與死亡對抗的人。
▲《這裡沒有英雄》,胖鳥醫師紀錄第一線抗疫心聲。 (圖/聯經出版提供)
2020年COVID-19疫情襲捲全球,沒想到2021年5月,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統計,已經有15798人確診,814人往生(統計到20210810)
疫情下的汗水與淚水交織 第一線醫護人員真實記錄
胖鳥醫師在《這裡沒有英雄》書中說:感謝翻開這本書的你…
我的父親與親姊都是醫師,我也是。
與他們不同,我並不是兢兢業業、朝五晚九、傳統風骨的醫師類型。我的思想如脫韁野馬,不按牌理出牌,並且多少對體制與監督有些漠不關心。
因此,當我從座落臺北的某間醫學大學(在此匿名,以免危害校譽),以吊車尾的名次與剛剛好達標的出席率過關之後,老爸與老姊都鬆了口氣,不再揮動欲把我趕出宗祠的掃把。
但別擔心,如果你我真的有緣在醫院相見,請記得,我當年是連續以「best intern」(最佳實習醫師)與「best PGY」(最佳一般科醫師)身分,從實習期結業的。
之所以寫下這本書,是因為想在歷史洪流之中,記錄下這宛若浩劫的日子。
唯有被人遺忘,才是真正的失去希望。
我不想忘記犧牲的人、流下的血、擦不完的汗,與也許一輩子都止不住的淚,也想告訴大家,當你們喊著「醫護加油」的時候,我們相應做出了哪些努力。
▲苗栗竹南的京元電子和超豐電子爆發群聚感染,圖為篩檢情況。(圖/聯經出版提供)
進入急診室
我考取急診的那年,急診是畢業生的熱門專科。之一。
進去的第一年,女神學姊就語重心長的跟我說:「來找妳的病人,都在經歷他們最糟糕的一天。四方妖魔鬼怪均來,深淵凝視著妳,好自為之。」
我當時心中哈哈一笑,想著反正兵來將擋,水來土堰,最不濟還有主治醫師當墊背;沒想到,在我短暫的住院醫師生涯中,居然就給我碰到了—百年難得一見的世紀瘟疫COVID–19。
廝殺起來,屍橫遍野,無處可擋,措手不及。
不能倒 也不許倒
這本書的視角,來自一個無名小卒。
不,也許連無名小卒都算不上。
我只是躲在後面瑟瑟發抖的無能小兵。
讓我深深體悟到這一點的時刻,是某個深夜,我誤入了各院急診主任與主事者的視訊群組。
我抱著被子,聽著各路七嘴八舌卻又井然有序的辯論、思考、苦想對策。我這才發現,原來我每天能在昏迷、摸魚與社會性死亡的邊緣中打卡上下班,是經過了這麼多人的眾志成城,這麼多人張開的保護網與精密策畫。
當天視訊一開頭,主席說了一段話,大約翻譯如下:
鬥陣俱樂部第一條規矩是:你不能談及鬥陣俱樂部。
所以,過程我不能詳述,怕被大佬們社會性消失;但忍不住還是想分享那句印象最深的話。
說話者,出自被第一波衝擊到的醫院,頭髮半白的紳士冷靜地說:「我們倒了的話,病人就該分出去了。」
接著,有人單刀直入地說:「那你們倒了嗎?」
這句話是多麼的心酸。
紳士無奈又溫和地笑了笑。
看著每個螢幕後面的青壯派與老前輩們都是一夜白頭、滿臉皺紋,實在是感慨萬千。
這群大山,背負著國難當前,駐守一線的使命。
不能倒,也不許倒。
他們多久沒有看到家人了?
是不敢回家,怕傳染給最親愛的人;還是根本大禹治水,三過家門都被手機召回醫院?
這本書寫的是我的故事,也是對他們的無限致敬。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前一星期共累計2365例本土確診,圖為萬華剝皮寮快篩站。(圖/聯經出版提供)
戴護目鏡時 你不能哭
急診通常是提前排班,而我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所以,二○二一年五月我的班表,幾乎都集中在了熊掌篩出奇蹟之後,該月最後一週更是連上了六班。
連上六個有疫情的急診班是什麼體驗?可能只跟瀕死體驗差了一點點。
就像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游泳比賽。你奮力的掙扎,希望能看到終點。一開始能游得很快,還能緩出餘裕時不時跟同伴說個冷笑話。到最後,愈游愈遠,就愈沒有力氣;看愈來愈多你背負著的人死去,就愈發現自己的無能,幾度都想要停下來,讓大海就此將你滅頂。
在這樣的情況下 我的心理,變得脆弱不堪
那天,我跟一個婆婆討價還價,說明她的狀況真的不需要在疫情這麼嚴峻的狀況之下住院。講到夕陽都西沉,學姊都來跟我交班、換我進戶內吃飯了,婆婆才忿忿不平地起身離去。
臨走前,她丟下一句:「查某人就是雞掰!當什麼醫師!」
坦白說,我在急診混了三年,聽過比這難聽上百倍的話。但是穿著兔寶寶裝悶熱著,護目鏡緊得我眼睛都痛了,N95口罩壓得我耳朵都要出壓瘡;那一刻,她不經意的一句惡意,終於讓我到了極限,委屈地掉下了眼淚。
眼淚模糊了我的視線。我完全看不清楚病人清單,幾乎無法交班。
這一次,我學到了,戴著護目鏡時不能哭。
因為眼前會一片霧,而穿著兔寶寶裝,你擦眼淚會染污。
一點寬容,一點體諒,一點愛
當然不是每個民眾都充滿敵意。
大概有一半比例的病人,都像是疫情開始前的臺灣人,友善、團結、彼此尊重。
有些輕症病人只是等著我看X光,被我遺忘了幾小時,直到我急救了個重症病人出來才默默想起他。他從白天等到夕陽西下,居然沒有抱怨,沒有急迫,只是點點頭,感謝了我,然後繳費默默離去。
父母卻罕見地不埋怨 只是努力地抓著孩子
有的小朋友連續腹瀉發燒好幾天,全身缺水,血管一打就破,又細又扁就是打不上點滴。護理師急得滿頭冒汗,父母卻罕見地不埋怨,只是努力地抓著孩子不讓他掙扎,一邊充滿歉意地說,不好意思啊,踢到你們了。
我發現妳是醫護人員 這筆訂單全免退款
有次我宅在家裡網路購物,待貨送到後,發現裡面竟然附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發現妳是醫護人員,這筆訂單,我給妳全免退款。辛苦了,加油。」
女學生買了好幾瓶水 分給坐在她附近素昧平生的老爺爺老奶奶
烈焰當空,不少病人等到口乾,溜出去買了水。我看有個女學生買了好幾瓶,還以為她是預期自己會等很久,沒想到,她將水分給了坐在她附近、素昧平生的老爺爺老奶奶;分發前,她還特意用酒精洗了洗手。長輩們通常行動不便,又怕錯過叫他們檢查的時間,不敢離開。
這瓶體貼的水,不啻是沙漠中的甘泉。
半甲壯漢與熱心路人幫護理師 一起追不戴口罩的老人
一個不知哪個世紀蹦出來的老人就是不想戴口罩,趴趴亂走。護理師疲於奔命追著他要阻止,沒想到半甲壯漢與熱心路人更猛,一路將他逼到了封鎖線之外。
一點寬容,一點體諒,一點愛。
我想像著,這些美好的元素,也許能讓千瘡百孔的臺灣,一點一點好起來。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約一個月,圖為萬華剝皮寮篩檢站情況。(圖/聯經出版提供)
爸爸抗SARS 姊妹倆現在一起抗COVID-19
胖胖鳥醫師的爸爸是家醫科醫師,姊姊是內科醫師。在這波新冠疫情中,姊妹倆都投身第一線救護。父親以SARS的經驗給她的忠告是:
不要想著這場瘟疫會很快結束。要記得把所有的病人都當作可能帶原,保護好自己才能幫助更多人。
而且胖鳥醫師爸爸一確定她能夠打疫苗就催促趕快去打,說不管怎樣,就算只是心理上的,多一個武器總是好事。
▲ 《這裡沒有英雄》,胖鳥醫師紀錄第一線抗疫心聲。(圖/聯經出版提供)
在急診室最深刻的記憶是「瀕死感」
在急診室最深刻的記憶為何?胖胖裊裊醫師說:我都會有不一樣的答覆,因為想記得的事情太多了。現在想起來,覺得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種瀕死感。
剛開始看完幾位重症的病人,心情會很沈重,就會直接影響身體。如果再加上剛好是最熱的時候,太熱,通風剛好又稍微有問題,還穿著雙層兔寶寶(現在已經調降到單層隔離衣)。
熱跟心情的拉扯,會讓整個人的自律神經系統是混亂的,真的是一句話說不出來,滿腦子都是我快要窒息我真的快死了。
疫情非常嚴峻的時候,你不能隨便用手去哪怕是把髮帽跟頭套拿下來,所以胖鳥醫師只能完全停止看診,然後撲到冷氣下面,但完全沒有用,因為著裝整個是密閉系統,風能灌進去就表示你著裝不及格。
我不能思考 不能動彈 連維持坐下來都很困難
有一次,我不能思考 不能動彈 連維持坐下來都很困難。幸好有學姐經過發現我的狀況,打電話把我的學弟叫過來。「我一輩子都記得那個快要被擊垮的感覺。」
當然我也很快學習,如何避免這樣的狀況再出現,增進自己對自己狀況的認識也是專業能力的一部分。
疫情依然嚴峻……胖鳥醫師提醒民眾
關於解封警戒降級,胖胖鳥醫師覺得微解封未嘗不可,因為太長時間的禁足在實證上真的會造成大家心理壓力上出問題,享受一下微正常的生活,才可以走更長、更久。
但是希望民眾仍然把社交距離、洗手、口罩內化成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救自己、也救家人一命。
▲ 《這裡沒有英雄》,胖鳥醫師紀錄第一線抗疫心聲。(圖/聯經出版提供)
本文採訪與摘自聯經出版之《這裡沒有英雄》
PS:胖鳥醫師希望藉書幫醫護發聲,讓更多人了解疫情下的醫院現場。同時為支持公益,每售出一本,聯經出版也都將捐出10元予台灣COVID-19防疫工作專款使用。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應使用肥皂勤洗手,搭乘大眾運輸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務必戴上口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