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有頭痛別再隱忍了!50多歲謝小姐,27年以來飽受偏頭痛之苦,因情況時好時壞擔憂影響工作,幾乎天天吃2、3顆止痛藥,但仍無法擺脫偏頭痛,還一度痛到掛急診,後就醫治療發現依賴用藥,反使病情加重。後在醫師建議下,開始採取預防性治療,藥物從每天口服到每月注射,讓頭痛頻率及疼痛指數大幅下降外,頭痛時間也縮短,不再讓頭痛影響生活、睡眠及工作表現。
▲台灣約200萬人有偏頭痛。示意圖。(圖/翻攝自unsplash)
奇美醫院全人醫療科主任、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高章表示,偏頭痛是腦部的原發性疾病,屬於一種神經血管性頭痛,當頭痛發作時,每次疼痛4至72小時,會出現抽痛、單側或雙側、中重度頭痛、一般日常活動也會加劇頭痛,若以上4特徵符合2項以上,並同時伴隨噁心、想吐、畏光、怕吵,就有可能是偏頭痛。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偏頭痛列為10大健康疾病之一。根據最新研究,偏頭痛高居失能疾病第二名長達30年,且在15至49歲年輕族群中,更是造成失能、殘疾的首要原因。全球統計,偏頭痛和者平均每個月有10天受影響,平均病齡長達11.6年,等於患者因為偏頭痛所帶來的失能,導致生命耗損4年,不容小覷。
▲謝小姐曾飽受偏頭痛之苦27年。(圖/台灣頭痛學會提供)
林高章說,而據臨床統計,台灣偏頭痛盛行率為9.1%,相當於近10人就有1人受「偏頭痛」所苦,推估目前約有200萬人深受其害。
頭痛怎麼治療跟預防?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北榮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韋達表示,治療偏頭痛可分為止痛藥物及預防藥物,若頭痛發作頻率多達每月15天以上,且8天具有偏頭痛症狀,並持續3個月以上,需要特別注意。治療上,過去偏頭痛治療大多以口服藥為主,隨著醫療進展,原本用於醫美的肉毒桿菌素,也被發現具有改善偏頭痛的作用,近年也有新型針劑型藥物,可提供患者更多治療選擇。
陳韋達提醒,患者治療偏頭痛時,都可先與醫師討論評估適合自身治療方式,讓偏頭痛得到良好控制。也建議可透過頭痛日記紀錄外,正常作息、規律運動、維持良好生活習慣,皆是對抗疾病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