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OW健康/「戽斗」有真假之分!但都不該錯過黃金矯正期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楊芷晴/NOW健康

青少年面臨矯正的原因多為戽斗或暴牙,若能利用骨頭仍在生長的階段就進行矯正治療,絕對比發育完成且骨骼已經定型後再改善的效果更好。資深牙醫師吳碧礽提醒,成長過程中上下顎骨發育異常,形成下排牙齒在前、上排牙齒在後的「真戽斗」,或是因牙齒錯咬,但骨骼發育正常導致的「假戽斗」,若能提早矯正治療,都對臉型調整、回復正常有很好的效果。

吳碧礽醫師表示,如果小時候就發現有香蕉、月亮臉或下排牙齒比上排牙齒突出時,提早矯正就能抑制下巴的快速生長;或避免因為鼻過敏引起的開咬性狀況,上下排牙齒如果長期都無法正常咬合,講話時舌頭會頂在牙齒位置,本來有戽斗或暴牙就會更嚴重,就連原本可能只是假性戽斗,錯誤的咬合習慣最終也可能導致真性戽斗。

吳碧礽醫師提到,門診中曾收治過1名5歲小女生,爸爸帶進診間時,可以看到父女倆就像同一個模子刻出來般,都有戽斗下巴,但爸爸不希望戽斗跟著女兒一輩子,決定前來求助。考量到5歲的孩子尚未換牙,於是先設計頭套讓她配戴,透過潛移默化的矯正過程,9歲時小女孩的臉型已恢復正常,後續只須再針對凌亂的牙齒進行牙套矯正。


▲吳碧礽醫師提到,考量到5歲的孩子尚未換牙,於是先設計頭套讓她配戴,透過潛移默化的矯正過程,9歲時小女孩的臉型已恢復正常。(圖/碧礽牙醫提供)

一般而言,年紀約7、8歲且門牙長出4顆時,是矯正的黃金時期,像案例中的小女孩,是經過前後2階段的矯正治療,若配合黃金時期採取戴頭套合併隱適美隱形牙套矯正療程,可縮短整體治療時間,對於改善戽斗臉型也有加乘效果。

吳碧礽醫師更舉例,另外1名17歲的青少女,因下巴前突不美觀,導致自信與社交關係低落,媽媽帶她去看過很多醫師,都認為必須開刀才能有效改善。

吳碧礽醫師說:「開刀是讓臉型更趨完美,但也要付出不少代價,如果真的不想開刀,矯正還是可以改善牙齒的排列,進而模擬骨骼型態,但會花較久時間,這位17歲女孩經評估後,我認為幫她拔去上、下排第2大臼齒,讓智齒萌發後替代第二大臼齒,就可以將下排牙齒拉進去,骨型也會隨之改變」,不開刀也是能達到下巴後推的效果,但如果是很長的骨性戽斗,只用矯正仍有限制,也無法做到骨骼的大幅修正。


▲17歲的青少女,曾因下巴前突不美觀,導致自信與社交關係低落。(圖/碧礽牙醫提供)

通常女生約13、4歲,男生約15、6歲,是快速發育的成長期,如同身體成長、骨頭生長定型,戽斗也會持續生長到17、8歲,男生甚至接近20歲才停止。吳碧礽醫師補充說明,戽斗的人因下額前突、上下咬合時互相碰撞,造成下顎齒槽骨萎縮較嚴重,容易產生牙周病問題。若能提早於7、8歲時藉由矯正將上顎骨往前拉、往外擴,同時抑制下顎骨的往前發育,拉近上下顎骨的差距,就能改變戽斗臉型;要是下巴發育完成後才矯正,已無法改變戽斗的骨型,只能藉由內縮下排牙齒的齒槽骨做有限度的調整。

若發現小孩有疑似戽斗的問題,建議父母應盡早就醫評估,選擇適合的矯正方式,否則日後恐剩下開刀一途。吳碧礽醫師強調,及早進行矯正雖能改善良好,但對父母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場長期抗戰,除須隨時留意孩子牙齒及下巴生長情形,至少夜晚睡覺時也必須持之以恆的戴著頭套,直到20歲發育完成、骨頭定型為止。平時最好每半年回診洗牙1次,讓醫師持續追蹤矯正成效。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憂鬱藥物可能引發耳鳴? 專家揭密與血清素濃度有關
▸老花眼看近變清晰別高興太早! 有可能是白內障在作怪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