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綜合報導
大腸癌是國人10大癌症之首,平均每30分鐘就新增1人確診,約80分鐘就有1人病逝。除了體重減輕、腹痛等症狀,大腸癌常見警訊之一是排便異常。有醫師表示,曾有病人排便不順、血便半年誤以為是痔瘡,直到就醫檢查時,肝臟已長滿轉移性腫瘤。
▲張振榕醫師上節目衛教大腸癌防治。(圖/截圖自YouTube-醫師好辣頻道)
大腸癌連續13年位居十大癌症之首,每年新增超過16000名患者,相當於每30分鐘就有1人確診,其中約2成病友確診時已是第4期的轉移性大腸癌,5年存活率剩下13%。
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特殊案例,曾有一名身高超過180公分、體重90公斤的60多歲男病患來到他的診間,對方進來時頭快要撞到門框,人高馬大的他,臉色卻是慘白的。病人一開始主訴「肚子痛了半年」,由於他的肚子很大,醫師初步觸診摸不到任何異常,於是幫他安排超音波,一看整個肝臟都是「轉移的癌症」。
張振榕說,男子的肝臟布滿了腫瘤,像這種大量的肝轉移,腸胃道來的占大宗,其次是肺部。他追問男子平時排便的狀況,對方表示自己有痔瘡,排便不順又出血的情形已持續半年以上。但聽在醫師耳裡,這明顯不是痔瘡作怪,大腸鏡一照,果然如他預料是大腸癌,若合併肝轉移就是第四期了。
張振榕表示,腸道長期出血導致男子面色慘白、貧血,出現便秘症狀代表腸道被腫瘤堵住。雖然病患是末期,張振榕事後還是為他開刀,先解決腸阻塞的問題,接著再進行化療,可惜由於發現得太晚,化療半年多之後病人還是因全身性轉移離世。
▲大腸癌侵犯進程。(圖/安南醫院提供)
張振榕感嘆,該名病患從十多歲開始抽菸,平時不愛吃蔬菜又愛吃肉(包括香腸、培根等加工肉品),種種危險因子長期累積,導致大腸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