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張小絃(Fairy Chang)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旅行已經從「比誰去的景點大」、「比誰去的景點多」變成「比誰去的景點冷門」、「比誰經驗特殊」的比賽。
我常常想,關於「旅行的收穫」的比賽,到底要怎麼決定勝負呢?
很多人都覺得,旅行的獲得,在於旅行前的資料收集和旅行途中的景點參觀,但對我來說,旅行結束時,反而才是旅行獲得的開始。
把旅行粗略分成三個階段:旅行前、旅行中、旅行後。
很多人覺得旅行之前一定要做足準備,把資料收集完整了,對目的地了解越多越好,但是我發現,到完全陌生的國家旅行之前,不管再怎麼收集,也只能做「資訊」的收集,包含交通、住宿、餐廳、幣值等資料,至於旅行前看的那些關於那個國家的歷史阿、政治阿,不知道是不是我去的地方都比較冷門,離我們的生活太遠的關係,那些知識我真的一點兒都無法吸收。總是看過就忘。即使到了所謂的熱門國家,事先看了一堆巴黎鐵塔的背景介紹,到那裏還是忘得一乾二淨,還是得翻開旅遊書上的介紹才能似懂非懂她的偉大,總是要拍了幾張自己滿意的照片後,才覺得來過這裡。
終於來到了目的地,既不想要放過那些大家都會去的熱門景點,又想要有屬於自己最特殊的經驗,到底怎樣才能夠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深度旅遊」呢?有人說,旅行的深度在於停留時間的長度,也有人說是深入當地人生活的程度。回顧我的旅行,其實就是到世界各地去拜訪朋友的旅行,余秋雨說:「是朋友,決定了我們與各個城市的親疏。」在某個地方有了朋友,那個城市、那個小鎮、那個村子突然變得跟你好近,和他們一起從事最平凡的小事,居然是旅行最美麗的一部份。只是,這就是旅行中的全部收穫了嗎?當然,旅行中的所見所聞、自我對話、感動的笑容與眼淚都是旅行的目的與意義,只是,將旅行的句點劃在這裡,整理完相片、寫了幾篇記錄與心得,就結束了這趟旅行,那將錯失旅行最美好的一部份。
我的旅行真正的獲得,反而是踏入家門那一刻才開始。當回來熟悉的地方,能不能夠持續的學習所行之處的種種,才是旅行收穫的關鍵。
舉例來說,我到過耶路薩冷和猶太人一起過了住棚節,知道他們每年秋天會在屋外搭起棚子,在裡面宴客、用餐七日,以紀念摩西帶著猶太祖先出埃及後在曠野生活四十年所住的棚屋,但是如果缺乏回國之後對於猶太歷史的研究,這個國家對我來說仍然是很平面的。
為什麼摩西會跑到埃及去?
為什麼他們又要出埃及?
為什麼要搭棚子?
為什麼他們一邊吃飯要一邊唱歌?
為什麼要在麵包上面撒鹽?
為什麼安息日的時候電器用品關了就不能開、開了就不能關?
每到了一個地方,就會多出一千兩百萬個為什麼!
原來,旅行的獲得,就是好奇心的獲得!因為有了好奇心,再次出發去尋找的答案,才讓我們所到之處變的立體,才讓我們保持跟這世界持續有機的互動!旅行後的學習,不僅限於閱讀文字,有時候,一首歌、一段影片、一部電影都會再把你帶回旅行的心情。
旅行有時候也像是印記,回來之後把好奇心跟著照片收進硬碟裡儲存起來,當別人問起,也只能分享「我去過xxx」、「我看過xxx」的炫耀式旅行,那就好像手臂上一時興起的路邊便宜刺青,終將隨著時間被水洗的慢慢淡去,最後旅行的對你的影響也終將消失不見。如果能在回到熟悉地,持續不斷的學習,旅行的印記,就會持續不斷烙進你的生命裡。
上上禮拜,在布拉格認識的中國留學生第一次來台,展開他的訪老友之旅,我說,你這就是「人助旅行」阿!
他說大陸那邊的豆瓣流行一句話,意思大概是:「人啊,得讓自己隨時隨地保持在「旅行」的狀態,不是身體旅行,就是頭腦旅行。要讓身體旅行呢,你就得出走,要讓頭腦旅行呢,你就得讀書!」
原來旅行跟閱讀還是分不開的阿!而不管是旅行還是閱讀,都是讓自己心胸越來越開闊,越來越知道自己的渺小,越來越了解人類分享著共同情感的體驗,提醒著我們要不斷謙卑的學習、理解、尊重那些已知與未知。
我說;「人啊,得讓自已隨時隨地保持在閱讀的狀態,不是用雙眼閱讀文字,就是用雙腳閱讀土地,更要常常用心來閱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