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繼米粉之後,巧克力也不巧克力了!食藥署打算正名規範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每當情緒低落時,大家可能總會想要吃顆巧克力來轉換心情。但你知道嗎,你吃的巧克力可能其實不是巧克力嗎?它應該只能被稱為「餅乾、糖果」。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上週開會討論,準備重新研擬巧克力標示管理,未達「巧克力標準」的相關食品都得改名才能繼續販售。

巧克力-Lee McCoyhttps://www.flickr.com/photos/chocolatereviews/6390566993

▲你吃的是巧克力嗎?(圖/攝影者Lee McCoy, Flickr CC License)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繼檢驗米粉成分規定之後,食藥署下一個要改革的品項是巧克力。市面上,巧克力百百種,而裏頭的食品添加物卻也可能高達二十多種。可是,真的是由純正的原料來製作的巧克力卻寥寥無幾。對此,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薛復琴說,目前他們將先依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對巧克力的定義,含「可可脂」18%以上或「非脂可可」固形物14%以上,以及總可可固形物重量至少占35%以上,符合上述條件的食品才可被稱做巧克力。

▲我們吃的可能大多只是巧克力糖。

針對食藥署的改革計劃,產學界認為意圖良好,但影響深遠,應該要審慎評估。台灣糖菓餅乾麵食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陳朝陽便直言,可接受規範,但改名、換標茲事體大,畢竟這牽涉超過四十億元的產業。他會在食藥署召開的巧克力標示產官學會議上提供業界意見。而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餐旅系講師楊永富則認為,這其實就是向歐盟標準看齊,也勢必帶來業界陣痛期。

▲業者認為這對於巧克力師傅來說是正面的發展。

有業者指出,多數巧克力產品的可可成分可能都不到一成。因為巧克力多半會加入榛果、餅乾、杏仁等內餡,甚至還有膨脹劑、香料與色素等化學添加物。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便認為,市面上多數巧克力都太甜,添加太多其他原料。因此,正名的好處是我們以後至少能夠確定我們吃的是巧克力,還是巧克力風味的餅乾。

▲立委林淑芬在上個會期特別向食藥署提出要訂立巧克力標準規範。

https://www.facebook.com/setmoney.net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