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玉枝(新北市、大學教師)
2021年的10月5日是中國國民黨第十一屆黨主席交接日, 在大多人喜歡錦上添花或不想落井下石的慣性思維,評論落選者的情況通常也不太多,但筆者卻想談一談江啟臣,這位曾經在2021年獲得美國時代雜誌(全球版)評選爲百大未來領導人,卻在2021年9月25日第十一屆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連任受挫的政治人物,他在2020年3月以首位立法委員身分擔任黨主席的中國國民黨青壯世代在敗選後所展現的政治風範,讓人對於中國國民黨的世代接班有了新的期待。
▲圖/國民黨提供
君子相爭、群而不黨
江啟臣擔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時間雖然僅近18個月,但是這位於中國國民黨2020年總統選舉大敗後,勇敢承擔暨出任首位以立法委員身分出任黨主席的青壯世代,或已逐漸為這個創立中華民國的百年政黨---中國國民黨的轉型與世代交替開啟的另一種「君子之爭」 的風範,也就是「揖讓而升,下而飲」《論語.八佾》。在競選過程中,江啟臣以論述政見為主的競選風格,展現的就是君子之爭的特質,競爭的是「領導中國國民黨的前瞻規劃」,而不是頻頻「指責誰尸位素餐沒做好事」。
身為研究與教授政治學20多年的學者,對於政治運作本就有應然與實然的認知,對於士大夫與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也有一定的標準與尺度。從2018年起迄今,個人對於現年49歲的中國國民黨的青壯世代江啟臣已觀察近三年,而其在黨主席連任敗選後所展現的進退有據、「勝不驕,敗不餒」的處事態度,則讓我再次感到驚艷。
承擔負責,尊重制度
2018年9月,江啟臣與盧秀燕在國民黨的台中市長初選民調中僅以0.6%落敗後,江啟臣宣布尊重初選結果,全力支持盧秀燕,甚至協助整合,擔任盧秀燕競選總部的主任委員,被外界認為是中國國民黨能夠在台中市長選舉中勝選的主因之一,不僅展現基層選民殷切企盼的「團結勝選」,也是政治學者所樂見的良性政黨政治及其競爭。猶如《論語.衛靈公》所言,「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突現真君子重團結卻不拉幫結派。江啟臣在2018年所展現的政治風範能夠發揮其「先例」的影響,亦即能有更多的中國國民黨黨內菁英願意在團結勝選的精神下,尊重黨內各種公平競爭機制所達成的結果,避免中國國民黨在正式的選舉中「因朋黨內鬥而難以團結或導致分裂」而敗選,相信再造光輝、重新執政的機會不遠,這也是江啟臣為何在黨主席選舉競選過程中不斷高聲疾呼應該建立公正、公平的初選制度的原因,必須根除造成黨員分裂的病因,才能談團結勝選。
2020年1月底,國民黨因敗選而群龍無首之際,江啟臣不畏艱難勇於承擔;2021年黨主席連任失敗後,負起政治責任宣布率一級黨務主管總辭,並經中常會決議通過後,把第十一屆黨主席交接時間提前到10月5日,展現其身為政治學者對於政治運作的應然與實然的堅持,在勇於承擔責任政治的同時,又能兼顧黨務運作機制的歷史先驗。
以民為先,一本初衷再出發
江啟臣在總辭後繼續一本初衷地持續投入推動兩項公投及罷免行動,並不因其敗選而受影響,在在展現《論語.里仁》篇所彰顯的「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的要旨,君子應該重視的不是能夠獲得甚麼職位,而是應該堅守立場,並讓他人能夠輕易理解自己的主張。而唯有跟百姓站在一起,「苦民所苦,以民為先」才能夠更加彰顯民主政治中尊重多元民意的意義與價值。
從江啟臣在敗選後近十天的表現,我看到的是一位具有梁啟超在1914年11月於清華大學演講中所提到的具有「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特質的「真君子」;也是《論語.里仁》篇中,無論是緊急或顛沛狀態都能夠堅守立場的「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之君子。
為所應為,等待躍起
「機會永遠留只給準備好的人」,做人應「爭千秋而非爭一時」,從政者尤然。除了必須堅持正確立場、不隨波逐流外,也要能讓普羅百姓能夠輕鬆地知道自己的想法與做法,論政、施政都要接地氣,展現「與民同在、以民為先」的行動力。
江啟臣在2020年勇於參選黨主席,積極進行黨務革新與推動各項公共政策辯論,在在凸顯其在中國國民黨青壯世代中的行動力,這種行動力與革新魄力是中國國民黨過去比較欠缺的,但是江啟臣在近18個月的任期中不計個人利益推動啟動黨務革新,八德路中央黨部縮編,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被媒體分析是其敗選致命傷之一,但是江啟臣仍然遠則勇於堅持立場,做應該做的事情。
江啟臣投入選舉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其已逐漸具備成為一位令人尊敬且期待的既有為又有守之政治人物。在這次的黨主席選舉中,其在台中市獲得遠超過其他三位候選人的選票,可以顯示其不僅在地服務已獲肯定,也證明其具有團結台中市支持者的能量。
未來,只要江啟臣能夠繼續堅持立場,並走對的路,目前的挫折或將可望轉換為政治實力增長的最佳養份,而其未來政治前途也或將不可限量,一如2021年《時代雜誌》看好江啟臣是百大未來領導人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