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化學工廠,國內目前卻有180萬人感染B型肝炎病毒,多數人甚至不曉得自己是帶原者,後續可能錯失治療良機,悄悄步入「肝病三部曲」,進一步惡化為肝硬化和肝癌。疏忽B肝的痛,台灣癌症基金會「抗癌鬥士」何清全有深刻的體悟,如果不是自己憑著意志力挺過艱苦的治療和19歲女兒毅然決然捐肝,他恐怕無法現身分享抗癌心得。
▲何婉婷捐出6成肝臟,成了父親順利戰勝肝癌的關鍵。(圖/記者陳弋攝影)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08年國人死因統計報告,肝癌造成7,881人死亡,其中約7成和B型肝炎有關。以此估算,國內每年有超過5,000位(每天約15位)B肝病友,因未妥善治療而死於肝癌。
今年56歲的何清全出身嘉義,平常會在市集裡擺攤賣男裝,和太太、兒子、女兒過著平凡的生活。16年前的一場巨變,竟他對生命感到絕望,對未來失去方向與信心,因爲肝癌悄悄找上他。
何清全提到,2006年嘉義縣衛生局寄來一張扭轉他命運的明信片,通知他參加40歲成人免費健檢。何清全坦言早知道自己是B肝帶原者,但他始終抗拒健康檢查,直到15歲兒子看過電視宣傳健檢重要性的廣告,不斷督促他前去檢查,他才妥協。
▲何清全表示,女兒何婉婷為了捐肝救他,身上留下一道30公分長的疤痕。(圖/何清全提供)
沒想到報告出爐後,何清全的肝臟胎兒蛋白指數185,衛生局研判有罹癌風險,經過檢查發現肝臟長了一顆2公分大的腫瘤。何清全當時才41歲,其實身體狀況不錯,健檢前一點症狀都沒有,壓根沒想到會確診肝癌。
何清全回憶,那一年是他人生最黑暗的日子,「彷彿站在懸崖上,不得不跳下去了」。幸好家人成為支持他挑戰下去的最大動力,他也很心疼,當時太太才39歲,為了照顧自己和家庭,支撐家庭的重擔讓她1年之內滿頭星霜,當時女兒16歲,兒子15歲。
第一次發現的肝腫瘤有2公分,因肝功能不佳,何清全只能接受電燒治療,好不容易病情穩定,腫瘤卻持續復發,「而且還有一顆3公分腫瘤非常靠近血管」,他不得不聽取醫生建議,考慮換肝。
▲成功抗癌的何清全(右三)呼籲大家積極追蹤、治療B肝,遠離肝癌威脅。(圖/醫院提供)
剛滿19歲的女兒何婉婷是當時唯一符合所有捐肝條件的家屬,她也自告奮勇,何清全縱使不捨,還是「忍痛接受這份孝心」。何婉婷告訴《三立新聞網》,父親賜給她生命,她不忍心爸爸承受肝癌之苦,經過配對決定捐出自己60%的肝臟給爸爸,雖然手術後的1個月內傷口十分不舒服,半年後隨著肝臟逐漸長回來,精神、體力都慢慢好轉。
何婉婷表示,由於爸爸過去是肝癌患者,她每年也都會抽血檢驗肝功能,3到5年做一次全身性檢查,迄今除了身上多出一道30公分的疤痕,其它一切正常。她也希望父親經歷的事情能讓更多人知道,尤其是B肝帶原者,不要因為疏忽而走上換肝這條辛苦的道路。
何清全提到,從確診肝癌到換肝的抗癌路上他有三個幸運:第一是嘉義衛生局捎來的健檢明信片;第二是兒子當時不斷催促他去健檢;第三就是女兒在19歲那一年,用自己6成肝臟救他一命。如今有了重生的機會,何清全主動擔任B肝衛教大使,宣導積極治療B肝、預防肝癌的觀念,希望其他病友不會重蹈覆轍,成為家人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