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健保署6月1日起,將特殊基因的胃腸道間質瘤患者治療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減輕患者負擔。(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民眾注意!胃長出腫瘤,小心是「胃腸道間質瘤」(簡稱GIST),患者若帶有特殊基因治療又沒妥善治療,末期存活時間恐不到一年。一名60多歲女性在去年健檢時,意外發現胃部有腫瘤,但腫瘤已經轉移,無法透過手術切除,在服用一、二線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卻未見好轉;經醫師建議下進行基因檢測,竟發現婦人胃腸道帶有特殊基因變異,經換用突破性基因精準藥物治療,一個月後腫瘤明顯縮小,目前預後狀況良好。
社團法人分子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外科主任葉俊男表示,胃腸道間質瘤是發生在胃腸道粘膜下的惡性腫瘤,並不屬於胃癌或腸癌等「腺細胞癌」,而是一種特別的「肉瘤」,約有6成長在胃部,3成在小腸,其次為大腸及直腸,最常發生在50至60歲中老年族群。其症狀多半以胃出血、解黑便或貧血和腹脹、噁心或嘔吐等胃腸道症狀為主,但因臨床症狀不典型,故不易被察覺、或常被誤認為其他疾病而延誤診斷及治療。
葉俊男說,胃腸道間質瘤經診斷後可以分成「原發型」及「轉移型」二種,若是「原發型」小腫瘤,目前透過手術切除即可,通常預後效果良好。但若評估腫瘤過大或「轉移型」等不適合手術時,則需改為標靶藥物治療,此時會建議患者在用藥前先進行基因檢測。
他說,胃腸道間質瘤主要是由KIT(佔75%)或PDGFRA(約10%)基因突變所造成,因部分基因變異型患者對傳統標靶藥物治療效果不彰,若能提早確認是PDGFRA(D842V基因變異)胃腸道間質瘤患者,便能在第一時間透過突破性基因精準藥物給予有效治療。
▲醫師表示,胃腸道間質瘤主要是由KIT或PDGFRA基因突變所造成。(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台北榮總醫學研究部臨床研究科主任顏厥全表示,據統計,國內每年新增約400例胃腸道間質瘤,過去對無法手術或轉移性患者常使用標靶藥物進行治療,但D842V基因突變患者傳統標靶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以往只能自費使用突破性基因精準藥物,但每月近50萬元藥費多數人恐用不起,所幸該藥物自今年6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可大幅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顏厥全說,據臨床數據顯示,使用新型突破性基因精準藥物治療後,超過90%的患者腫瘤縮小,且無疾病惡化存活期更可達近3年;目前國內PDGFRA D842V基因突變的GIST患者每年人數雖僅約12例,推估仍有不少潛在患者尚未被發現,提醒若有腹脹、胃出血等消化道相關症狀者,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