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FE生活網
▲(圖/翻攝自LIFE生活網)
許多人認為死不瞑目,是因為生前心願未了,因此不少未能見到死者最後一面的家屬,常常會糾結患者「離開的時候是否平順?眼睛有沒有閉上?」
正值農曆鬼月,急診醫師翁梓華在臉書粉專《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發文分享,與民眾一同站在科學的角度談談「死不瞑目」。
瀕死經驗
「瀕死經驗」(NDE, Near Death Experience),大多是發生在「接近死亡」後來又被救回來的人,與身邊人分享瀕死那段過程、身體所經歷的感覺。
根據資料顯示,典型的「瀕死經驗」描述常包含:穿過一道耀眼的隧道,來到一片美麗祥和的景色,遺世而獨立、人生的種種跑馬燈等。不僅在台灣,根據世界研究統計指出,大約有8-10%從垂死邊緣救回來的人,有過這樣的體驗。
有科學研究指出,人在瀕死時因大腦受到缺氧等損傷,會導致大腦內的NMDAR(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功能出現障礙,此時人體就會出現上述的「瀕死經驗NDE」。而大家所熟知的「K他命」,正與這個受體作用機轉相同,在醫學上常被拿來作為鎮靜、插管時使用。
▲(圖/翻攝自LIFE生活網)
死不瞑目是怎麼一回事
死不瞑目則和上述的瀕死經驗不一樣,在大腦死亡的時候,大腦細胞會開始凋零,神經細胞會開始漏電,導致神經細胞內與細胞外的環境大幅度的改變,特別是鈣離子濃度會大幅度的累積在細胞內,這時候,神經細胞會突然大幅度釋放神經傳導物質,刺激到大腦醒覺中樞,進而讓眼睛打開,讓將死之人會有「死不瞑目」的呈現,而這個情況在原本健康的大腦會更容易發生(有疾病的大腦神經失去放電功能),如年輕人遭遇重大創傷、意外死亡,就很常會出現眼睛沒有閉上的情形。
由此可見,家人去世時眼睛沒有閉上、患者在差點死掉時所看到的一切,其實都是自然現象,大家大可不必過於糾結。翁梓華認為,精彩人生的關鍵,都是在於即時的陪伴,因此大家更應該及時陪伴身邊所在乎的每個人,別因為沒有珍惜,卻在面臨生死離別時才感到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