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男恐增不舉「軟」危機 三總研究證實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三總研究證實,PTSD恐導致不舉(圖/翻攝自unsplash)

▲三總研究證實,PTSD恐導致不舉(圖/翻攝自unsplash)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竟也可能導致「不舉」!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罹患PTSD的患者,在確診後會比無疾病者,增加約13倍罹患勃起功能障礙ED的風險;精神科醫師認為,PTSD伴隨的長期壓力會影響大腦壓力調控迴路、腦部發炎物質影響神經血管反應、或是患者平常使用的抗憂鬱藥品等都有可能是潛在原因。這篇研究是也是亞洲首篇,利用全國人口資料庫,證實兩者相關性的關聯性研究。

8月4日就是七夕情人節,但對於某些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男性,恐怕有苦難言。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曾念生表示,有研究指出,患有性功能障礙的退伍軍人的PTSD症狀明顯比沒有性功能障礙的退伍軍人嚴重,過去也確實在臨床觀察到有不少PTSD患者,在經歷重大創傷壓力事件後,性功能也受到影響。曾有患者向他抱怨,覺得性功能好像下降了,抱怨太太希望跟他親熱的時候,卻沒有辦法勃起,這些個案,讓三總精神醫學部研究團隊,想嘗試釐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與勃起功能障礙之間的關聯性。

曾念生表示,這篇研究利用健保資料庫,分析2000年到2013年13年間新診斷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並以1:3的比例,比較有PTSD和沒有罹患PTSD的勃起功能障礙的發生情況,在這段期間,共1079名PTSD患者中有5名出現勃起功能障礙,而3237名非PTSD患者中有3名出現勃起功能障礙。進一步分析危害比發現有PTSD問題的患者,會比無症狀者的危害比高12.898倍,相當於13倍的顯著差異。

曾念生表示,焦慮、雙向情緒障礙症(躁鬱症)、憂鬱等PTSD症狀若共伴在一起,造成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也會比較高;但也會有人質疑,過去早有研究指出,憂鬱情緒本身,就會減少性慾,有可能造成勃起功能障礙的原因,根本只是憂鬱症本身,但這次研究也發現,不管PTSD患者有出現無憂鬱症狀,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危害比,仍然會比一般人來的高。

為何PTSD會增加勃起功能障礙風險?曾念生表示,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重大事件可分為親身經歷,如遭遇車禍、性侵;或是目睹,如目睹家人離世、寵物離世或重大意外都會對心理產生打擊,也有研究發現,PTSD會對與配偶的相處造成影響,包括性生活,性生活當然也可能包括勃起功能。

而在生物學上,PTSD影響血管內皮功能,陰莖勃起需要有海綿體適度膨脹達到一定硬度,如果大腦血管內皮細胞產生障礙,就有可能影響勃起功能。

另外在PTSD的治療方式上,曾念生表示,目前最主要還是藥物治療,有些抗憂鬱藥物、鎮靜安眠類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等都有可能會降低性功能、勃起功能,但在這份研究卻無找到相關性,還需要更多研究來釐清原因。

這篇研究是也是亞洲首篇,利用以全國人口資料庫,證實兩者相關的關聯性研究,研究也發現,有PTSD患者有勃起功能障礙的比例,可能被低估,這可能與男性看診羞於開口談性有關,曾念生也認為,將來精神科的相關門診,也可利用評估量表等工具,來幫助患者找出相關問題。研究也被刊登在,醫學期刊《Annals of General Psychiatry》上。

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則表示,PTSD患者會有憂鬱、焦慮、躁鬱,這些都會造成「壓力感比較重」,當一個人壓力感比較重的時候,會造成大腦壓力調控迴路,HPA軸的過度反應,進而影響性功能。另外,過去有研究發現PTSD患者的腦部會處在發炎狀態,身體循環系統也會遍布發炎物質,長期下來會影響神經血管的反應,影響勃起功能。也有研究發現發炎物質可體松,長期下來會損害患者的海馬迴,進而影響患者的記憶力,導致記憶斷片。

在藥物部分,李正達也認為,抗憂鬱、抗精神疾病的用藥也可能導致PTSD患者發生勃起功能障礙。

李正達表示,過去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四版定義「創傷」需滿足:此人曾目擊、經驗、或被迫面對一或多種事件,構成威脅至死亡或身體傷害等。且要此人之當下的反應包括:強烈之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受。

但是新的診斷標準DSM-5已經不需要當下反應有強烈的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受,只要主觀認為感受到巨大壓力,伴隨過度警覺、逃避相關經驗者,且症狀持續1個月以上,就能被認定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這波新冠肺炎疫情,李正達也遇到很多逃避聽到任何COVID-19字眼、逃避任何可能遭感染場合的急性壓力症候群患者或適應障礙症患者,這些患者將來都有可能成為罹患PTSD的高危險群。

#三立獨家 Exclusive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