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強勢回歸?黨內大咖敗逃 國民黨只剩下馬英九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馬英九/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撰文/晏明強(新新聞)

馬英九雖被黨內視為選戰大敗的罪魁禍首,但仍擁有總統的權力及高度,不但立即出招請蔡英文共商組閣,呈現真空狀態的國民黨也非全無可能請他回任黨主席,短時間內藍營只有他有戲唱。

2016大選,國民黨不但在總統得票及立委席次上慘輸,更要命的是,原本被公認為藍營接班人的黨主席朱立倫,由於換柱倉促上陣應戰,結果以308萬票的懸殊差距落敗,他在發表敗選感言時,當場宣布辭去黨主席職務。另一位原有可能接替朱,穩定大局的副主席郝龍斌,角逐基隆立委也落馬,隨即跟進請辭副主席,讓國民黨陷入後繼無人的危機。

事實上國民黨這場大敗仗,不但折損了接班才滿一年的朱立倫、郝龍斌等中生代,就連立法院長王金平及副院長洪秀柱等,試圖藉光彩的輔選成績,來延續政治影響力的老生代也同遭重創。

王成陽春立委,洪抓不住深藍

王因舉棋不定,錯失代表藍營參選總統的機會,幾經波折才同意續任國民黨不分區第一名,並爭取連任國會議長。他一肩扛起拉抬中南部藍委選情的重任,也以「最後一戰」的心情,卯力投入所有資源輔選,結果藍營立委在雲林以南抱蛋而歸,著力甚深的新北市盧嘉辰、桃園縣陳根德、新竹市鄭正鈐、雲林縣張鎔麒、彰化縣鄭汝芬、王惠美及花蓮縣王廷升等親王派提名人,除了王惠美外,其餘全部敗北。

藍營人士指出,國民黨僅剩的三十五席立委中,親王派已剩不到十人,由國會龍頭轉換角色變成陽春立委後,王對國民黨立院黨團掌控力將大不如前。黨內人士也憂心,王或可能主動請辭不分區,掙脫國民黨的約束,為自己未來的政治選擇,保留最寬廣的空間。不過十六日敗選當晚,王親到黨中央向朱致意。他還在臉書上貼文,感謝黨內同志的付出,王說,「應記取教訓,全黨團結,重新站起來」,似無
請辭或離開黨的打算。

而洪秀柱在「朱上柱下」後,仍受到許多深藍民眾力挺,不但北台灣藍委爭相邀她站台,黨中央也期盼她能協助號召深藍選民歸隊。由於洪在選前已表露出角逐黨主席的企圖心,為營造選後參選氣勢,她的輔選行程滿檔,只不過大選結果證明,傳統藍營選民投票情況很不理想。國民黨在北北基的優勢區,也遭到綠營逆轉,十八席現任立委掉到只剩七席,一位藍營人士直言,「洪的輔選成績不如預期,也無法與小英旋風抗衡」。

馬邀共商組閣,小英打拖延牌

當朱郝王等人都要療傷止痛的情況下,剩下四個月任期的馬英九總統,反而成了藍營選後與綠營抗衡的唯一玩家。雖然他也被黨內視為選戰大敗的罪魁禍首,但馬仍擁有總統的權力及高度,蔡確定大勝後,馬立即致電向她道賀,並直接出招。馬對蔡說,為了選後政局穩定,避免政務停頓、政府空轉,他經過審慎思考,盼任命一位獲得多數立委支持的人出任閣揆,讓政府能順利運作,「希望蔡主席以國家社會為重,願意來總統府商議。」

據透露,馬說明願釋出組閣權的想法後,蔡仍堅持此舉有憲政疑慮,表達婉拒的立場,馬則是反覆強調,多數黨組閣符合憲法精神,希望蔡能審慎考慮,後來蔡才同意可由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與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先就可行性進行討論。府方人士指出,馬總統過去十年來曾多次公開表示,應由國會多數意見主導閣揆人選,為讓政府順利運作,他將會任命國會多數黨的黨員或國會多數黨支持的人擔任閣揆,「這一憲政立場前後一致,並未改變。」

知情人士也說,如今民進黨已贏得立院多數席次,馬當然會「依據憲法精神,任命民進黨人擔任行政院長,實現藍綠共治」。只不過,蔡很明顯不想被迫倉促組閣,她同意讓曾吳兩人交換意見,也只是一種
拖延戰術。這位人士透露,馬在與蔡通完電話後,立刻請曾與吳聯絡,但吳卻推說他將訪美沒有時間談。由於毛內閣已宣布總辭且不接受慰留,預料馬將持續以避免國家空轉為由,結合輿論及民眾望治心切的期待,讓蔡無法迴避多數組閣的責任。

藍黨主席之爭,恐再引爆紛擾

朱立倫辭去主席,將回新北市專心市政,加上他任用的黨務主管也會同進退,黨的權力運作勢必出現空窗期,雖然黨內有聲音認為,可讓馬依據「總統即為當然黨主席」的黨章規定回任到五二􀋓,避免已遭重創的國民黨又要陷入黨主席之爭。但藍營人士也認為,馬若與綠營為了組閣問題持續角力,他將無多餘心力,也不會有意願回任。

黨務人士表示,洪秀柱有深藍黨員力挺,只要她跳出來選,拿下黨主席的可能性極高。只是黨內各山頭也都認定,洪的主張太過偏統,若真由她擔任主席,黨內本土派可能出走,國民黨也將立陷裂解危機,因此黨內是否會出現防洪聯盟,另推人選如副總統吳敦義抗衡,或施壓請馬回任阻洪,都可能再次引爆黨內紛擾,讓敗選後的國民黨未來更加難測。

(更多文章請見1507期《新新聞》,或參考新新聞官網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