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草根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每逢到了立冬節氣,今年是11月7日,正式進入冬季,氣候開始下降,此時販售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的店家,就會擁入成群結隊的人潮,冬補冬已經成為台灣味的一種飲食文化,「冬天就是要喝藥膳補湯,吃補才能補身!」
為什麼有人害怕補冬?
偏偏就有人害怕補冬,而且會想盡辦法推託,不想跟家人圍爐喝藥膳,嫁做人妻的小惠就是補冬的逃避者。結婚以前,小惠很少補冬,通常是天冷時,跟著家人喝些四神豬腸湯、當歸枸杞紅棗雞湯、山藥排骨湯,這一類補湯稀鬆平常,美味兼保暖。
嫁做人妻後,夫家是傳統家族,一家人吃團圓飯可擺上五、六桌,每年到了立冬進補,不是三阿伯、阿姆相約:「星期五晚上吃羊肉爐,一定要來噢!」,就是三舅、舅媽再三叮嚀:「這家薑母鴨店很難訂到位,不要遲到!」一個月下來,總要吃個好幾「攤」。
小惠記得剛嫁來時,為了與夫家親友維護友善人際關係,配合度較高,只要長輩、平輩相約就會到場喝補湯,只是頻繁聚餐吃藥膳補湯,小惠身體越來越吃不消,尤其是皮膚症狀更加嚴重,只是多半長輩觀念較為傳統,不太理解皮膚與進補之間有什麼關聯,甚至有人嚼舌根「肖年郎ㄟ!身體很糟啊!」小惠很不開心,「吃補不是要讓身體健康嗎?如果吃補吃到皮膚癢、長紅疹,不吃可以吧!」自此以後,小惠就成為補冬的逃避者。
▲(圖/翻攝自草根)
進補過度,容易導致皮膚搔癢
吃了藥膳後,會發生皮膚症狀?小惠原來並不沒有感覺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性,後來看了皮膚科及中醫師以後,她終於理解,原來自己有乾燥性皮膚炎體質,對外來刺激會過度敏感。
小惠以前只知道到了冬天,皮膚會有乾燥、脫皮現象,所以很重視皮膚的滋潤保養,只是沒有想到吃太多燥熱的食物補身,開始助長身體裡面的火氣,中醫師跟小惠說,火氣越大,越容易讓身體乾燥,容易誘發皮膚炎症狀,出現搔癢難耐、紅疹不斷問題,吃藥、塗抹藥膏以外,只能緩解症狀,根本是要調理內在體質,少吃溫燥食物,成為補冬逃避者就是她的調理處方之一,因為羊肉爐、薑母鴨、麻辣鍋的烹調方式、食材過於燥熱。
穩定期可吃些清補藥膳
其實有乾燥性皮膚炎體質炎體質的人,不是不能進補,中醫師跟小惠說明,如果皮膚處於穩定期是能吃些清補藥膳,像是百合、茯苓、紅棗、黃耆等烹調的茶飲、補湯,還要少碰發物,例如:甲殼類海鮮(蝦、蟹)、白肉(鴨肉、鵝肉),這些食物的性味易誘發疾病,小惠懂了,她常會在天冷時,喝些四神豬腸湯、當歸枸杞紅棗雞湯、山藥排骨湯都是不錯的清補藥膳,而不是非要吃薑母鴨、羊肉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