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國內老年人多重用藥比例超過5成,吃錯或漏吃都可能影響健康。(圖/長安醫院提供)
83歲郝爺爺罹患多種疾病,必須定期往返各家醫院和診所,領取的藥物多達10幾種,近期他發現水腫加劇,且運動後非常喘,好幾次差點摔倒。經鄰居介紹至長安醫院家醫科求助,醫師檢查後發現郝爺爺看錯藥袋,多吃了1顆容易造成水腫的血糖藥,事後團隊協助將藥物整合,替換不必要的藥物,現在惱人的水腫不見了,精神也恢復許多。
家醫科醫師蔡尚儒表示,郝爺爺初次看診是坐輪椅,嚴重水腫讓他幾乎無法穿鞋,問診得知郝爺爺罹患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攝護腺肥大和骨關節炎,必須往返各型醫院和診所,每次看到一大袋的藥都覺得頭痛,深怕看錯或漏吃了哪一顆藥,身體就會出狀況。
根據調查,台灣老人多重用藥比例超過5成,因此多重用藥也成了現今年長者常見的健康議題之一。蔡尚儒指出,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患有多重慢性病的長者變多,藥物種類也變多,因此很容易有多重用藥(5種以上)的問題。郝爺爺就是因為看錯藥多吃了一顆血糖藥,造成水腫、身體不適。
多重用藥除了會增加支出,另一個問題是長者用藥發生不良反應的機率原本就比較高,當同時服用的藥物愈多,發生不良反應的機率愈高,還可能因藥物的交互作用而產生不舒服甚至危險的副作用。研究發現,多重用藥的老人發生認知障礙、跌倒、日常生活功能降低的機率較高。
在護理人員的幫忙下,郝爺爺的藥物獲得分類整理,拿掉晚上的利尿劑,換掉對腎臟傷害較大的止痛藥,在每次門診追蹤下逐步減藥,現在爺爺的惱人水腫不見了,夜尿也有改善,精神改善許多。
蔡尚儒提醒民眾,就診時應告訴醫師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經過醫師或藥師協助用藥調整之後,才能做出最好的安排,有效減少用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