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君/採訪報導
熱烘烘木頭工廠,木屑、刀鋸聲此起彼落。俐落鋸著花式木頭的居然是雙上了指甲油的纖纖玉手,女人味十足的辣妹李佳鈺,她不是在做勞作,她可是這間30年木頭工廠的老板娘。
▲木頭工廠的老闆是一位三十出頭的女生。
從小在父親木工廠木頭堆中長大的李佳鈺,用「玩木頭」的心境努力敲打,突破木頭的各種可能。造型後的木頭,變型葉片和樹枝直挺挺站立,成了另類衣架。這頭木頭雕花噴上色彩,坎進水泥牆上和地板。傳統的客廳、桌子、沙發不再八股,而是多了鮮豔色彩和收納。原木不只做家具,還能融入裝潢,樓梯設計多了收納。
甚至片片簍空花朵和葉片飛上窗戶、躍入推門,成了另類美麗風景。李佳鈺:「像這片門它就是廁所門,有人會覺得廁所門不好看,都會想把它隱藏起來,我覺得與其隱藏,我們還不如把它做一個很有造形的感覺,讓她變成呈現一道牆,就像一幅畫一樣美。」
▲李佳鈺將原木傢俱增添顏色、花樣,注入活力。
30出頭的李佳鈺每天踩著三吋高跟鞋,在木屑滿天的工廠工地來回穿梭。巨大木頭旁,160公分46公斤的李佳鈺顯得嬌小,但和師傅們討論木作連一厘米都不放過。李佳鈺:「像上面這邊阿,這邊也要補,這邊也有修到,修到的地方你要記得補色。」
▲李佳鈺與父親李玉琦。
細緻美麗的女孩因為父親,一腳踩入粗重的木作世界。20多年來李爸爸父兼母職,家庭、事業兩頭忙,十多年前健康出狀況,得定期洗腎,也讓當時愛玩還有點叛逆的佳鈺不得不逼著自己快快長大。
李佳鈺父親李玉琦:「身體不太好所以我有想說有考慮到要把工廠收起來,她遲疑了一下,她跟我說這已經做這麼久,畢竟辛苦這麼久,她說她想來試試看,當時我覺得不太可能。李佳鈺:「是他白手起家,收掉真的是很可惜的事情,我就說或許我可以試試看啊。」
▲李佳鈺放棄廣告設計工作,協助父親木材工廠。
人生總有意外,當年只有23歲的瘦弱小女孩放棄廣告設計工作,毅然扛下父親經營30年的老木頭工廠 ,她重新認識木頭。李佳鈺:「實木的話可能有些所謂實木是貼皮,他不是實心的,木頭最好辨別的方式就在它縱斷面,這年輪會一直延續到立面,所以你可以在縱斷面看他年輪有沒有相接。」
▲李佳鈺教導該如何分辨原木。
李佳鈺:「那些叔叔伯伯都是看我長大的,他們會覺得說以前是小女生,叛逆呀、愛玩啊,怎麼跑回來做這個(木工),有可能嗎?」她選擇捂上耳朵讓內心強大,只是要如何讓步入夕陽產業的木頭工廠重燃生機?她大膽削去傳統方正木傢俱硬梆梆線條,而是讓木頭多了彎曲線條。徒手一筆筆畫著屬於她的傢俱,有了陽光、花草、葉片和生命。
▲李佳鈺與師傅交流、溝通。
只是剛開始教育老一輩師傅,學習如何將花草動物圖騰刻入木作中,卻是質疑大過肯定,接班路跌跌撞撞。李佳鈺:「曾經有被師傅氣到躲起來掉眼淚,太氣了,什麼事情?可能就是比如說我叫他做一個東西,他覺得太複雜了,他們可能就說我不做啊、就是不做。」
劉先生:「她會希望說,我既然覺得可以,她也會試做,你們當然也要做出來。」、「剛開始師傅會跟她有一點意見。後來看到外面做好的一些感覺、一些案子,他們才覺得是要這樣做才好看。其實也蠻佩服她,真的蠻佩服她的,講真的她還蠻兇的。她一定會堅持,她比任何人都還堅持,很可怕的堅持。」
經過碰撞,李佳鈺學會和大上自己好幾輪的資深師傅溝通,但對於品質她絕不退讓。李佳鈺:「後來我就覺得說其實跟師傅之間,可能我可能也不能夠直接說,ㄟ你就是要做,而是我們一起,或許我可以和師父一起成長。」日久見人心,員工慢慢發現嚴格的年輕老闆娘,堅強性格裡其實藏著一顆豆腐心,資深師傅忍不住從工作袋中拿出這罐乳液,悄悄說出年輕女老闆柔情細心的一面。
師傅:「我老闆娘說我的皮膚比較乾燥,送我這個擦擦,冬天比較不會龜裂。
記者:「她拿給你的時候有跟你講嗎?」
師傅:「沒有啊,我想說怎麼桌上突然有這瓶,她說要讓我驚喜一下。」
▲李佳鈺送肌膚乾燥的師傅一瓶乳液。
而老員工給佳鈺的驚喜也越來越多,像這位師父還會搶著幫忙刻畫圖騰,只是不時會鬧出笑話。劉先生:「師傅有一次在做的時候,他也等不及,他就直接在要做的東西上面,他自己覺得很像貓頭的感覺,畫一個東西出來把它刻出來,結果刻出來老闆娘一上來看,糟糕了,她就大罵這個東西是豬頭嗎?」
▲師傅熱心劃圖騰,卻不小心弄巧成拙。
一個弱女子要扛下12名員工的家庭生計,「創新」是李佳鈺必須的功課,八年前她開始大膽嘗試,為木頭漆上色彩,也成了她招牌手法。李佳鈺:「本身裸材的時候他可能比較沒有生命力,他可能就沒有顏色、不活潑,我們上完色之後,她就有不一樣的感覺、不一樣的風格。」
▲李佳鈺替原木上色。
甚至她還設計出異材質結合,木桌上拼貼有著不同圖騰的進口磁磚,讓桌子有了不同生命。李佳鈺:「我們會用不同的磁磚來跟木頭做一個異材質的拼貼,所以木頭就不會很單調。
▲原木搭配進口圖騰磁磚,為傢俱增新活力。
起跑後絕不撤退,嬌弱的她10年來帶著父親原木手做的堅持,帶著勇氣讓幾乎面臨倒閉的木工廠重新敲打出新的生命力,認真的女人最美麗正是李佳鈺的寫照。(整理:實習編輯潘玉英)
採訪撰稿:劉怡君
攝影剪輯:張逸民
音樂提供:風潮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