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安妮、王明輝/新北報導
台灣的東北角雙溪這兩年不一樣了,現在最流行的風土餐幕後推手是「她」!從小在雙溪長大的石雅渝,母親是煤礦場員工,姊姊又燒得一手好菜,而且是雙溪獨有的古早味,石雅渝因此嘗試著把在地的美食加上歷史故事,先讓遊客品嚐一桌十道菜,包括腸中腸、蛋腸、酥餃都是採礦人家的料理,飯後再跟著石媽媽拜訪礦口,聽聽老一輩的故事,來看這樣的小旅行為什麼充滿魅力。
一大清早,趁著山城裡的細雨稍稍歇息,石雅渝趕忙穿起雨鞋,上山張羅一天訪客的午餐。
▲採野薑花。
記者:「我們現在是要拔什麼東西啊?」雙溪風味餐發起人石雅渝:「野薑花。」記者:「真的滿香的。」雙溪風味餐發起人石雅渝:「對!」
▲川七。
雙溪風味餐發起人石雅渝:「上面有川七,這個就拿來炒麻油,我覺得自然界裡面很多東西都太好利用了。」
▲雙溪風味餐廳廚房。
好利用的不只大自然裡,垂手可得的野菜,還有老一輩的智慧流傳,回到廚房,鐵皮屋頂、簡單擺設,朦朧山色襯著落雨聲與鍋鏟此起彼落, 正是最迷人節奏。
▲餐廳內的菜餚都由石雅渝的姐姐陳桂娟烹調。
廚師陳桂娟:「我跟你講,我本來是回來玩的啊!看他們很忙,我就撩下去了支援哪!結果卻變成我做。」
▲鹹冬瓜絞肉。
坐陣掌廚的陳桂娟是石雅渝的大姐,早上才8點鐘,為了中午的辦桌已忙得不可開交,不過就算再急再忙,傳授自雙溪阿嬤們的手路菜「鹹冬瓜絞肉」也得慢工出細活,和入馬鈴薯丁,一球一球拍打成型,沒得偷吃步。
將象徵圓圓滿滿的絞肉球擺進蒸籠,等待蒸熟的空檔,重頭戲換「蛋腸」登場。
▲蛋腸。
廚師陳桂娟:「我這樣讓它味道可以吸進去呀!」
鵝黃蛋腸在小火滾開的酸菜湯汁裡反覆浸泡,濃郁的酸鹹香氣才剛飄近鼻尖,就讓人口水直流。另外,別小看摻雜在旁的「腸中腸」,乍看不起眼,但細看剖面,灰褐色的黑豬腸一層一層,層層套疊,光看畫面,十足嚼勁已可想而知。
雙溪阿嬤石柯斷:「以前就沒有這麼多食材啊!我們若逢年過節要拜拜,客人會來,能煮什麼澎湃的?只有一隻雞一塊豬肉,還有一條魚這樣而已。」
▲腸套腸。
話當年早期雙溪一帶盡是礦工人家,物質生活不比現在,上哪兒去變出一桌十道菜來,石雅渝、陳桂娟姐妹倆的母親,也就是81歲的石柯斷阿嬤腦筋一轉,黑豬腸能套蛋汁,不如也來個腸套腸,不過說起做法可就不是普通「厚工」。
廚師陳桂娟:「它是買來就是這樣嘛!沖掉以後,這腸子上面有油,油我就還要洗。」首先腸子要用鹽巴清洗兩次。
▲洗腸子非常費工。
廚師陳桂娟:「把這些不乾淨的都洗掉。」以醋去腥,再用啤酒去油,光是消毒洗淨就得費上四五道工。
▲使用筷子套腸。
廚師陳桂娟:「要洗得乾淨,啤酒有啤酒花很香,洗掉就很香了,這樣就可以套了,就這樣把它套進去,棍子拿出來,這樣就在裡面了嘛!就拉。」
▲洗腸子非常費工。
筷子當針、腸衣當線,穿針引線後把腸子往內塞,能塞多少是多少,因為塞愈厚層次愈多,口感自然愈好,然後放入薑片、米酒蒸到爛熟,切塊再摻些蛋腸,就是一款罕見的古早味道。
遊客:「沒有腥味,然後很有咬勁,它是好幾個腸子套在一起,還滿有層次的。」
遊客:「蛋腸口味還不錯,因為一般我們都是吃肉、香腸,然後或者是雪腸,但是這是第一次吃到蛋腸。」
▲乾溼瓠瓜炒胛心肉。
廟庭前餐桌上,同樣「厚工」的還有這一道乾溼瓠瓜炒胛心肉。放入薑片去溼去寒,與胛心肉片先爆炒一輪,隨後拌入的瓠瓜切片,可就暗藏學問。
▲乾溼瓠瓜炒胛心肉。
廚師陳桂娟:「像以前阿嬤們做的瓠瓜就很簡單,因為她們吃的東西就是很簡單,就像瓠瓜溼的、醃漬的瓠瓜就直接可能切幾片薑絲,然後幾片豬肉就煮了、就吃了。」
▲乾溼瓠瓜炒胛心肉。
把媽媽的歲月創意乾瓠瓜、溼瓠瓜搭在一塊,再以蘋果切片擺盤放進風味餐裡,石雅渝心想辦桌料理總不能只有這幾道菜吧!於是山裡摘來的川七沾點麻油炒枸杞,加上姐姐的一手好廚藝,野薑花炒什錦蔬菜味美鮮甜還很詩意。
廚師陳桂娟:「不放肉絲,放一點鹽,又像素的、又像葷的。」
不僅設計出一整桌的阿嬤私房菜,遊客用餐席間,石雅渝還當起故事人,細說古早味的從前從前。
▲石雅渝說故事給遊客聽。
雙溪風味餐發起人石雅渝:「這道湯呢,湯頭是我們這邊廟會的時候,會拿來接待客人用的湯頭。」
茶餘飯後少不了甜點暖胃,但大廚這回只負責備料,小朋友們想吃可得自己動手。
▲遊客們親自做點心。
遊客:「先把它捲起來,然後立起來,再把它壓下去,然後再用桿麵棍把它壓平。」記者:「跟包水餃哪裡不一樣?」遊客:「包水餃是用捏的,它是用折的。」
▲包酥餃。
油皮在內、水皮在外,桿平後挖上一匙飽滿紅豆,巧手一捏再慢慢折合,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酥餃」。
▲遊客體驗包酥餃。
記者:「要放多少?」遊客:「不行太多」記者:「為什麼不行?」遊客:「因為就會滿出來會破掉。」
▲包好的酥餃下油鍋炸。
廚師陳桂娟:「小火把它炸熟,連裡面的都把它炸熟,外面大火就是搶酥。」
▲酥餃。
剛起鍋的酥餃即便燙口,冷冷冬日裡還是迫不及待咬上一口,酥中帶軟、甜而不膩,饕客心滿意足的滋味溢於言表,看在石雅渝眼裡卻是幅意外風景。
雙溪風味餐發起人石雅渝:「因為這邊其實以前有一條商店街,然後我們這邊都沒有任何商店,如果平常假日來這邊都沒有東西可以吃,就想說阿嬤種的菜也很多。」
▲雙溪阿嬤帶遊客參觀礦坑。
跟著阿嬤一步步踏進菜園,廢棄的煤窯映入眼簾,這才曉得原來雙溪地區沒商機、沒人煙已有三十多年。
雙溪阿嬤石柯斷:「這就是煤窯,這邊一個窯、那邊一個窯,現在這個壞了,兩個窯就相通了,你跟著我從這邊走,不然你不熟會掉進窯口裡。」
▲煤礦坑被雜草覆蓋。
雙溪阿嬤石柯斷:「這以前我們的碳,就是從那裡推過來,推過來到這裡下入窯口。」記者:「所以碳從這丟下?」雙溪阿嬤石柯斷:「對!生碳都要從這裡下去。」
如今窯口雜草叢生,沉寂荒涼,令人難以想像我們足下這每一吋土曾經有多熾熱。雙溪阿嬤石柯斷:「今天出碳的時候,這都有一窟一窟,一個窯口都有一窟水,這一個窯就要潑上百桶水。」
年過八十的石柯斷阿嬤,是凋零後的雙溪目前唯二曾在煤窯場工作過的長輩,面對鏡頭,傷心過往霎時湧上心頭。
雙溪阿嬤石柯斷:「我一個人養五個小孩,那時洗煤工作一天也才五六塊錢而已,我如果進到那個洞內,內心就很痛苦,想到(前夫)就很傷心,因為一家有三兄弟都死在裡面。」
▲雙溪阿嬤向遊客介紹在地歷史故事。
礦災過後,煤礦產業逐漸走下坡,人口外移老化,讓雙溪遺世獨立,直到這兩年石雅渝推出了礦口風味餐,吸引來好古尋幽的訪客,才讓沉睡許久的山城微微甦醒過來。
雙溪風味餐發起人石雅渝:「那時候從事礦工的人有三千多人,但是到現在這邊、長年居住在這邊的人數大概剩下兩百多人。」
吃飽喝足,行程還沒結束,因為這裡總有說不完的故事,格外珍貴的是故事人多了這一位,見證歲月的主角。
雙溪阿嬤石柯斷:「你若是做礦工從礦口出來時,你若是要認那是你的親友,你大概也認不出來,整張臉都黑黑,只有牙齒白白這樣而已,眼睛眨呀眨這樣而已啊!你認也認不出來啊!」
▲雙溪阿嬤向遊客介紹在地歷史故事。
拾起隨礦坑沒落的苦澀記憶,年輕訪客伴著阿嬤笑話當年,這就是雙溪的美,雲淡風輕、寧靜悠閒、淳樸人味不曾走遠。(整理:實習編輯方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