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直腸癌末創新治療!三總「氣球式裝療器」+放療一起做 轉移風險大降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三總放射腫瘤部放射物理科主任羅承翔(圖/記者黃仲丘攝影)

▲三總放射腫瘤部放射物理科主任羅承翔(圖/記者黃仲丘攝影)

大腸癌已連續15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一名,當中30%是直腸癌,每年約增加6,471位國人確診;然而當發現確診時多已中晚期,腫瘤可能已侵犯骨盆腔其他器官。為了避免手術後局部轉移,三總創新利用「氣球式裝療器」搭配腹腔鏡手術,術中就能放療,讓腸癌中後期患者局部轉移機率降低7%,患者3~5年存活率也有近6成,至今已有10多例患者受惠。

根據衛福部最新的癌症登記資料,國內全年有22,457人罹患大腸癌,其中約30%、相當於6,471位國人罹患直腸癌。三總放射腫瘤部放射物理科主任羅承翔表示,國內僅有25-30%的人能在零或一期被早期診斷可單純用內視鏡或手術處理外,其餘病人多需搭配化療或放射治療,需要多個專科共同處理。

放射治療依腫瘤期別,可用於二或三期搭配化學治療進行手術前同步化放療:先降低腫瘤體積,增加手術完全切除率進而減少復發率; 若是疾病已進展為四期,也可針對腫瘤出血或是腸道阻塞等症狀進行緩和性放射治療,改善患者症狀及生活品質。

羅承翔表示,直腸癌末期患者,由於腫瘤已侵犯到其他器官如膀胱、子宮或是腹膜腔內,這些狀況容易造成手術切除組織邊緣不足,進一步造成局部復發,因此最新的美國直腸癌治療指引中建議,除可在傳統術前放化療外,也能考慮在手術中進行放射治療降低局部復發率。

羅承翔說,三總自2016年已引進新型的術中放射治療儀器,三總最近也將該療法再改良,結合腹腔鏡手術,將「氣球式裝療器」透過腹腔鏡伸入高風險部位後,再將氣球注入水,能夠讓氣球撐開,讓該被放療照射的部位能夠更平均的被照射,能讓患者有更好的治療效果。三總至今已用此方法完成十幾個案例。

一名70歲男性大專教師,近半年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血便及「裏急後重」感,也就是,有想要排便的感覺可是又解不出來的情形,體重一個月內驟降3公斤(67->64 Kg),無明顯腹痛,在大腸鏡發現,上段直腸腫瘤幾乎完全堵住直腸,透過電腦斷層發現直腸腫瘤局部破裂,腫瘤壓迫左側輸尿管造成腎水腫,被診斷為三期晚期。羅承翔說,經該方法手術兩年後,該名男老師完全沒有復發,已經重返教育殿堂。

直腸癌術中放療,可減少局部復發率從21.4%降至14.7%,患者3~5年存活率也有近6成。三總團隊的相關成果也已刊登在義大利醫學期刊《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上。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