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鄭安齊(文創LIFE)
漢堡,當人們說「徒步區(Gängeviertel)」,便是在指舊城區中過去那些屬於中下層階級──小手工匠、碼頭臨時工等居住的地帶。這些建築彼此之間櫛比鱗次地緊緊挨在一塊,巷道與院落間狹窄而曲折。在時空變化之下,因公共衛生或政策上的變化,這些地方多已在19世紀末便改建殆盡。今日,僅有幾棟僅存而傾頹的房屋,做為歷史的見證。但漢堡市裡掛以藝文之名的再開發,卻變成了一種新的威脅。
▲圖片提供/Gängeviertel e. G.
漢堡市政府在2009年時找來了美國的經濟學家理查•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協助制定新的開發計畫。佛羅里達的理論中「有創造力的階級(creative class)」,卻排除了原先真正居住在這海港城市的居民。原屬於市府資產的「徒步區」,則被私有化賣給了荷蘭的開發商,準備大興土木修起玻璃帷幕大樓。
▲圖片提供/Gängeviertel e. G.
一群藝術工作者與在地團體的聯盟因此發出聲明「別以我們之名,品牌化漢堡」。他們嚴正拒斥這種假藝文之名,實則行仕紳化之實的「文化迫遷」做法。「一個城市不是一個品牌,也不該是個企業。一個城市該是一個共同體」。2009年8月起,在著名的畫家丹尼爾‧李希特(Daniel Richter)的支持下,約莫兩百名行動者與藝術家,以佔領的方式,抵抗即將到來的高樓改建。他們的訴求是全面保存歷史建物,並且希望在此地原地建立一個自主、自我管理並且是對市民公開的在地文化中心。
▲圖片提供/Gängeviertel e. G.
最終,市府終於不得不將「徒步區」自開發商手中買回。這些團隊則組成了非營利的單位「來到徒步區(Komm in die Gänge)」,接下了「徒步區」文化資產整修、經營與管理的工作。他們將「徒步區」裡的12幢建物分為三大類,分別是「藝文」、「社會」及「在地居住與生活」的空間:除了有工作室,店鋪,更有社會住宅並存在一起。他們也希望藝文並非是獨立於生活以外的事物,所以建立了許多具有社會取向的空間,供大家共同使用,譬如印刷間與手工作坊、獨立媒體中心、難民醫療照護等等。附設的酒吧、咖啡、演講、表演或各式服務皆是「隨你付」,沒有固定的價格。漢堡市的空間使用更是這裡的人們長期關切的主題,他們持續地與各類公民團體合作,致力於參與各種都市規劃的監督。每年夏天還有工作室周年開放的慶典,和鄰里居民同歡。
▲圖片提供/Gängeviertel e. G.
6年過去了,「徒步區」從一方傾頹、即將被拆除的舊城,變成了提供每個人在高樓間歇息的綠洲。
▲圖片提供/Gängeviertel e. G.
更多新資訊請上《文創LIFE》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clife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