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約砲別關燈!4張圖看「猴痘水泡」樣貌 羅一鈞:生殖器可能會有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1958年猴痘病毒首次在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人類感染猴痘病毒最早個案是197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一名9歲男孩。(圖/擷取自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網站cdc.gov)

▲1958年猴痘病毒首次在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人類感染猴痘病毒最早個案是197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一名9歲男孩。(圖/擷取自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網站cdc.gov)

國內首現2起猴痘(Mpox)「本土病例」,疾管署示警社區感染風險上升,隨後增列疫苗建議接種對象。疾管署還為此拍攝衛教影片,公布感染者的皮膚病灶,也呼籲民眾近期勿與不特定人士發生親密接觸。

猴痘病毒屬於痘病毒科(Poxviridae)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主要經由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類,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猴痘病毒可分為中非(剛果盆地)分支病毒和西非分支病毒,中非分支比西非分支更容易傳播,嚴重度也較高,中非分支致死率達10%,西非分支致死率約1%。

疾管署3月1日公布新增2起本土猴痘病例,個案分別住在北部及南部,皆為青壯年男性。本土病例的出現,代表國內猴痘傳播風險上升。猴痘疫苗原先建議接種對象僅限於操作猴痘病毒的實驗室人員,近期官方更擴大至操作正痘病毒屬的實驗室人員與猴痘確診者有性接觸者6個月內有高風險性行為者(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性病患者等)。18歲以上可採皮內注射,所需劑量為皮下的1/5,但嚴重免疫不全者或蟹足腫病史者,則建議接受皮下注射。

疾管署公布猴痘感染者皮膚病灶。(圖/擷取自YouTube-疾管署官方頻道)

▲疾管署公布猴痘感染者皮膚病灶。(圖/擷取自YouTube-疾管署官方頻道)

在疾管署的衛教影片中,副署長羅一鈞提醒,今年2月開始,國內陸續出現本土猴痘病例,主要透過人與人的親密接觸傳染,民眾須提高警覺,避免與不特定人士發生親密接觸,若在生殖器或其他部位出現皮膚變化(如水泡、丘疹、膿疱等),合併發燒、淋巴腺腫大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接觸史和旅遊史。

根據疾管署的資訊,猴痘症狀和天花相似,但病情較輕微,包括發燒、畏寒、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倦怠。發燒1~3天後出現皮膚病灶,通常從臉部蔓延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

皮膚病灶出現後,會依斑疹(macules)、丘疹(papules)、水泡(vesicles)、膿疱(pustules)階段變化,最終結痂(crust)脫落,嚴重病患疹子數目可達數千,症狀可能持續14~21天,多數個案可在幾週內康復,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較容易發生重症,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

感染症專家、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感染猴痘病毒後,皮膚會出水泡,水泡內含病毒,後續會經過皮膚接觸或間接接觸(如床單、盥洗用品)而傳播,不過大部分的傳染發生在親密接觸,尤其是性行為,接觸時間較長,距離也較近,且不一定要有傷口才會發生傳染,持續接觸下,病毒可以透過黏膜入侵。

目前國內2起本土猴痘個案所在地一北一南,看似無關聯,外界擔心已有「隱形傳播鏈」。黃立民推測這是有可能的事情,如果兩人查無關係,代表各有感染源,顯示病毒至少潛伏在2個區域或更多地方。有些人感染猴痘不會察覺身體長出水泡,或是明明知道自己有水泡,卻沒意識到可能是猴痘,因此大家必須提高警覺,危機意識對防疫來說至關重要。

▼【小心防範 別讓猴痘找上你】(影片來自YouTube-疾管署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全球猴痘疫情延燒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賴清德再對霸凌事件發聲 強調零容忍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