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缺蛋危機!發育中兒童該從哪獲蛋白質?營養師曝「這2類攝取」價值超高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營養師表示,豆魚蛋肉類及乳製品類屬高生理價蛋白質。(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營養師表示,豆魚蛋肉類及乳製品類屬高生理價蛋白質。(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台灣缺蛋危機未歇!雖問題陸續解決中,像是今日雙北的全聯、大潤發等賣場就上架進口蛋「1盒68元」瘋搶。不過,有族群卻是缺不得蛋白質,就是「兒童」與「青少年」。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指出,蛋白質在嬰幼兒到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蛋就是最常見的蛋白質來源,缺蛋危機下,建議父母親可以從豆魚肉類及乳製品等食物,選擇高生理價蛋白質來源補充蛋白質,讓孩子正常發育、健康成長。

國內在雞蛋供應上仍較為緊張。(圖/翻攝畫面)

▲國內在雞蛋供應上仍較為緊張。(圖/翻攝畫面)

陳韻婷解釋,日常飲食中主要能被身體所吸收的營養素包含醣類、蛋白質、脂質,這三大營養素不僅提供人體日常活動所需的熱量,更是維持生理機能及運作的主要來源。其中,蛋白質主要功能可促進促進生長發育、修補組織、維持免疫力與保護骨骼;如蛋白質可建造新的組織,讓肌肉快速生成,對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來說生長發育階段尤其重要,也能能促進鈣質吸收,協助生長。

她進一步指出,食物中的蛋白質可依其營養價值區分高、低生理價蛋白質,全榖雜糧類及蔬菜類中含有少量低生理價蛋白質,而高生理價蛋白質的食物來源,主要包含於豆魚蛋肉類及乳製品類。其中,動物性的有蛋品、魚貝海鮮(魚、蝦、蛤蜊、牡蠣、魷魚、透抽等)、各種肉類(雞 、鴨、鵝、豬、牛、羊等)、乳製品(奶類、優酪乳、起司等);植物性則有黃豆、毛豆、黑豆及其製品(豆腐、豆干、豆皮、豆漿、豆花等)。

陳韻婷建議,日常生活中也可掌握飲食小技巧。如早餐時可多選擇複合型態種類,如肉包、不含炸物的三明治、漢堡、飯糰等,取代單一麵包、饅頭;飲品選擇豆漿、奶類(鮮奶茶、鮮奶、優酪乳),取代含一般加奶精的奶茶。午/晚餐時則避免只攝取單一澱粉種類,如陽春麵一碗,可多搭配滷蛋、豆腐、豆干或嘴邊肉等,增加蛋白質補充;並減少油炸主菜的選擇,可改選烤或滷的。

即便是吃點心,也可選擇富含蛋白質的飲品,如牛奶、豆奶等,取代汽水、果汁、手搖飲料;或富含蛋白質食物,如茶葉蛋、豆花、優格等,取代糕餅、零食餅乾類。避免攝取過多精製糖份及添加物,使食物中的營養素吸收下降,進而影響到生長,且孩童體位肥胖也會導致生長期間荷爾蒙異常及許多疾病的產生,建議成長中的孩童建議優先選擇天然原型食物、並留意減少高熱量的油炸烹調方式。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2024臺中電競嘉年華跨界風潮!引領電競與運動創造新視野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12強賽冠軍戰今登場!台灣球迷帶巨幅國旗 高喊:台灣NO.1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