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許元馨報導
▲學者表示,台灣長期失業者有年輕化、高學歷化的趨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過不久即將迎來畢業季,我國青年高失業率再度被掀起討論。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人力資源調查」,受少子女化趨勢與高等教育普及影響,111年青年就業者207.8萬人,較101年219.4萬人減少11.6萬人。有學者指出,在台灣,長期失業者有年輕化、高學歷化的趨勢,並分析其原因。
根據《聯合報》報導,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表示,從2006年開始,台灣長期失業者有年輕化、高學歷化的趨勢。據主計總處調查,100個長期失業者中,青年佔比5成左右,其中四分之一為初次找工作的長期失業青年,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窘境,連續一年找不到工作。
台大國發所兼任教授辛炳隆則認為,年輕人會長期找不到工作,主因是年輕人不適應職場,對工作選擇不務實以及父母期望高,若沒找到理想的工作,寧願在家或準備考試。政府能透過職業諮詢、和訓練協助年輕人,但是,年輕人若不願意改變自己,政府也沒辦法。
教授李健鴻則認為,一般人都會把年輕人長期失業歸咎在「少子女化趨勢」、「高等教育普及影響」,但依他的研究是所謂的「社會排除」,因為受到社會偏見,雇主覺得畢業生就業能力差,所以不給年輕人機會。
李健鴻指出,台灣對於長期失業者的定義為「指連續失業期間達1年以上,且辦理勞工保險退保當日前3年內,保險年資合計滿6個月以上,並於最近1個月內有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者。」不過,針對一畢業後就不曾找到工作的年輕人來說,要符合「保險年資合計滿6個月以上」不容易,無法得到政府協助。李健鴻也提到不少歐洲國家對長期失業者的定義較寬鬆,法律制度也相對友善,像是若打零工只要一個月加起來不超過幾天,就算是長期失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