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婦人的膽囊腫瘤發生肝轉移,病程已是第四期。(圖/林相宏醫師授權使用)
消化系統癌症被視為「無聲殺手」,因為初期經常無聲無息,等到患者因明顯不適就醫時,多已演變至中晚期,預後不佳。大腸癌、肝癌都是如此,臨床上相對少見的「膽囊癌」也是其中之一。
「凡是腫瘤牽扯到『肝、膽、胰臟』的,往往都沒有什麼症狀,不容易早期診斷。」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分享一起膽囊癌病例,一名65歲女性病患之前沒有感到明顯不適,頂多右上腹感到一點疼痛,雖持續好一段時間,不過也不是常常發生,也並非劇痛。
林相宏透露,對方來到醫院是因為某一次上吐下瀉實在太厲害,掛了急診,斷層掃描一掃,不得了,膽囊有腫瘤。而且更不幸的是,癌細胞已經轉移淋巴、肝臟、腹膜,病程來到第四期,家屬和病患至今仍不敢置信。
林相宏提醒,想要預防膽囊癌,必須對於危險因子和相關症狀有所警覺,膽囊癌的風險要素包括:
一、膽結石:80%膽囊癌患者有膽結石,不過膽結石是常見疾病,膽囊癌是較少見的疾病,膽結石演變成膽囊癌的機率小於1%,不是所有膽結石患者都必須摘除膽囊。不過結石如果造成膽囊慢性發炎,或是結石本身很大(大於3公分),就會增加膽囊癌的風險。
二、膽囊息肉 :息肉若大於1公分,建議預防性摘除膽囊,以預防膽囊癌。
三:家族史:風險上升5倍。
四、吸菸。
五、女性:女性罹患膽囊癌的機率是男性的3~4倍。
六、肥胖。
七、高齡:多數膽囊癌患者年紀超過65歲。
▲定期接受超音波檢查有助提前發現膽囊腫瘤。(示意圖/資料照)
林相宏強調,膽囊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多時候會被當成「膽結石」或「慢性膽囊炎」來治療,若出現食慾不振、噁心、持續右上腹痛、體重下降、黃疸、腹部腫塊等症狀就得多加留意。
林相宏叮嚀,有上述相關危險因子者應定期接受檢查,包括腹部超音波(快速評估膽囊結石與發炎狀況)和內視鏡超音波。針對膽囊、膽管、胰臟,內視鏡超音波可提供更好的診斷。